皇後輕飄了那宮女一眼。
宮女立時不說話了。
“娘娘。”一個宮人快步從外頭走了進來,對皇後施禮後,湊近了皇後,在皇後耳邊輕言了幾句。
皇後聽後冷笑了一聲,微微思忖了一下,道:“走,本宮去太後那瞧瞧去。”
劉太後亦在偏殿手撐著頭,麵色不顯的聽人說前頭禦書房發生的事。
“寧遠侯說,今兒回去便開祠堂,將蔣氏的名字給除了,將元夫人的名字寫進族譜,再派人前往泉州去迎元夫人的骨骸,葬進祖墳。”何公公道。
“嗬,說得他好似一點都不知道一樣。”劉太後冷笑了一聲。
蘇月因為激動當時並沒有完全說完,後來皇帝想將元初的屍骨取出來風光大葬,她派了何公公去問蘇月,元初葬於何處。
結果何公公回來說,當時蘇月哭得不行,好不容易才說出,她那舅舅舅媽心狠手辣,隻管著自己喝酒,結果引起了大火,差點將蘇月燒死不說,還將那茅草屋連同元初的屍身一起燒了個幹淨。
蘇月隻來得及收斂了一些元初的骨灰。
這話傳回來,皇帝又痛哭了一場。
她亦是心酸難忍。
那元初一片好心,於海中救了皇帝和蘇景天出來,卻落得屍骨都保不住的結果。
而現在,蘇景天和寧遠侯還擺出這種姿態!
其心可誅!
(他們還真不知道大火的事)
深吸了口氣,劉太後問道:“他們可有說,何時迎月丫頭回府?”
“寧遠侯說想盡快迎接蘇姑娘回府,皇上說,等他們將前頭的事都做完了再說。”何公公道:“這事,是在那位的人都走了之後說的。”
那位……
劉太後心裏又冷笑了一聲。
在這後宮待了幾十年,她以一個小透明的身份能安安穩穩的活下來,豈是那麼容易的?
什麼後宮伎倆沒有看過?
就袁妃那點小心思,她早就看破了。
原先沒有點破,不過是因為那孩子也是自己的孫子,而且年紀居長,人也謙和有禮,跟皇帝很是有些相似。
所以也願意助她一臂之力。
但是,將耳目都伸到皇帝那去了,這事就得斟酌一二了。
皇帝剛剛登基,而且春秋正盛,立什麼太子啊!
前頭那太子就是立得太早了。
多好的一個人啊,愣生生的,被先帝給懷疑死了。
“皇上說的對,那蔣氏必然不會這麼輕易的被貶為妾,少不得要鬧騰一番,現在隻怕寧遠侯府一團亂,便讓月丫頭在那好生住著,等他們鬧騰完了再回去。”劉太後說完後,又道:“她住的可好?”
“奴去看了,住得挺好,頭上的淤青也散了些。”何公公笑道:“對了,蘇姑娘說,太後娘娘賞賜了她那麼好的膏藥還有那麼多好東西,她無以為報,送上了幾餅自個做的茶,說是上次就想帶進來的。”
“哦,去,給我煮點來。”劉太後來了興趣:“那丫頭還會做茶?”
“嗯,已經煮上了。”何公公笑道:“蘇姑娘說,當年她被人所救,送去了茶園學藝,今年正好出師。”
隨著他的聲音,旁邊的宮女已經端了茶碗過來。
茶蓋子一掀,那茶香便飄了出來。
劉太後頓時眼睛一亮,道:“這香味!”
“皇後娘娘駕到。”外頭有宮人唱了一聲。
皇後已經隨聲從長廊走進,走到偏殿門外,便道:“母後這可是有好東西啊!這麼香!”
劉太後笑道:“就你這個人精,哀家這還沒嚐呢。”
說著,接過那茶碗,抿了一口。
那嘴角頓時翹了起來。
皇後恰時走進,看到劉太後那享受的模樣,笑道:“喲,能讓母後這麼喜歡,一定是好茶,我不管,母後得分我一些。”
劉太後作勢瞪了她一眼,道:“哪次少了你的,去,給皇後娘娘上茶。”
何公公忙躬身自己去端茶去了。
皇後對太後施禮後,便隨意的坐在了太後對麵,道:“媳婦剛聽說寧遠侯跟皇上說,會迎了元夫人的牌位回去,將那蔣氏降為妾室。”
皇後出身於翰林之家,當年被選中為五皇子妃之時,父親是五品翰林,祖父是國子監祭酒,都是夠清卻沒有什麼實權的,配五皇子這個直接被人忽視的皇子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