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怎麼配貨,也是有講究的。
海上風大浪大,再好的密封性,也有很重的濕氣,而且考慮到船體的壓重性,在最大麵積的底倉,都會放置瓷器。
上麵的艙房才會配備一些絲綢和茶葉等物。
而絲綢和茶葉相比,絲綢賣的價值本就遠高於茶葉,就算有滲水發生,也不會全部不能用,而茶葉則是一爛就是一整堆的爛,而且還全部會變味,再怎麼賣,也不過賣個幾兩銀子一斤,再加上損耗,利潤根本不能跟瓷器和絲綢相比。
所以,雖然茶葉的重量和體積相比,是性比最高的一種(船上的容積有限,載重也有限),海商們也不會帶太多。
而謝玨這艘船,聽聞連壓艙底的,都有大半是茶葉。
隻是到底是人家的船,他也不能插手,可是,想想謝青的所托,他還是得過來問問。
實在不行,讓謝玨在三佛齊打轉,那時候茶葉應該還不會爛得太厲害,還能賣出點價,也能帶些好東西回去。
這樣,雖然沒有跟著他跑大食利潤大,也能賺不少。
謝玨微微一笑。
他聽出了謝光的好意,但是並不想去說原因。
自從他決定不按照母親所交代的去做,而是開始走商道,便做了很多研究,特別是針對海商。
他接過了謝青的船和人,但是,並不打算按照謝青的老規矩去做。
瓷器雖然不受水汽的影響,可是一旦碰到大風浪,顛簸起來造成的損壞也不會少,它還很占地方。
而且,大家都帶瓷器,造成瓷器的供應量非常大,所以價錢也就上不去,至少在安南三佛齊這種航線比較近的地方,賣不出高價。
再有就是,他帶出來的錢並不多(對別人來說很多了),養了那些手下大半年,再買了那個小茶園,剩下的本錢實沒有多少。
他本來就打算增加不那麼占地方又便宜的茶葉,然後將省下的錢多購置一些絲綢成藥針線紙張等物。
而在蘇月弄出了那茶,又說,便是團茶,隻要方法得當,她也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起來後。
他便決定,一共帶四十萬斤茶葉走。
蘇月做的那些留在最後賣,沿途,可以賣掉一些團茶,換一些大食大食那邊需要的貨物。
而因為蘇月和羅茶司的關係,這四十萬斤茶葉的成本可真是……
(攤到一斤百來文都不到,當然他絕對不會告訴蘇月)
茶葉的比重大,空出了許多船艙容積不說,他也有更多的錢,購買絲綢等物。
如果不出意外,他這一艘船的貨物,隻怕賺的錢比謝光的要多幾倍。
“哎,也難怪,你是個新手。”看著謝玨得體的笑容,謝光搖搖頭。
謝青給他的信裏說了,謝玨出身官宦之家,但是家道中落,沒錢了,所以才將船租借給他,讓他跑跑海,賺點錢。
而海商不比陸地行商,文書什麼的都是謝青的,謝玨又沒有在港口上船,以後再要科舉當官,一點都不受影響。
(雖然本朝開放,商人地位並不算低,但是官宦子弟去做商人還是不好聽的)
現在看謝玨這個樣子隻怕還覺得自己做得很對。
反正自己盡到心便是了。
“那成,有什麼事隨時喊我就是,你先休息吧。”謝光站起身,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