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葉秋兒,曾經幫助朕多次經曆危難,甚至幫助越國與朕簽訂五年停戰協議。她所做的事一樁樁,一件件都能震驚三國。
我想就算大家沒有聽過她的名號,那麼聽過她的詩應該也有不少,這氣魄想必是男子都不能望其項背的。雖然她以前替越國辦過事,但是朕欣賞她的氣魄,她的能力,她是謀劃,所以朕決定不拘一格降人才。朕要讓她收入囊中,成為我們朝廷中的一員,為朕出謀劃策,伺機攻打越國。”
此話一出整個大殿的嘩然了,有老臣立刻便說:“皇上,這皇朝千百年來,女人不過是男人的附屬品,怎麼可能讓她站在朝堂與我們男人並肩而立談論國事呢?而且女人都是頭發長見識短,未必能有什麼雄才大略,我看皇上對她是謬讚了。”
晏潯並不生氣,他似乎早就料到別人會這麼說,他隻是笑了笑,對那大臣道:“是頭發長見識短,這便是男人對女人的誤解。大家隻知道女人在家繡花,卻不知有些女子胸懷大誌,誌在朝堂,她不比任何一個男人差。
既然大家這般看不起女子,那麼請問,在雲國與楚國大戰的時候,葉秋兒以一人之力抵擋我們千軍萬馬,這又作何解釋?若不是我們的軍隊,繞過他們直逼皇城,隻怕現在襄國還沒有打下來呢。
再說越國,曾經的越國是多麼弱小,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就是在那樣必輸的情況下,葉秋兒單槍匹馬闖入,我雲國皇宮與朕簽訂五年協議。難道這不是讓男人都汗顏嗎?再說楚國,她在出國期間,曾經幫助一個落魄皇子成功的登上皇位,難道這不是她自己的能力嗎?”
此話一出,眾人啞口無言,不得不說這些事跡早已經在各國傳開了,所以對於葉秋兒大家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如今看到這女子就這麼靜靜的站在朝堂上,沒有任何的淩厲氣勢,也沒有傳言中那樣三頭六臂,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姑娘,大家對她便有些大失所望。甚至覺得她不配擁有那般厲害的經曆,甚至懷疑那些事情究竟是不是她做的?
眾人嘀嘀咕咕議論一陣之後,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對晏潯說:“皇上,就算是葉姑娘有雄才大略,有計謀,有智慧。可是,我們仍舊不能重用,有道是麒麟不侍二主,若是隻有這般厲害的謀略,可是她卻先後伺候過襄國、楚國、越國,如今又來了我們雲國,隻怕心思不純。而且襄國覆滅,楚國又滅,如今越國強大,難保她以後不會倒戈相向。”
晏潯還沒有開口,那大臣便又接著說:“老臣突然又想起一件事,這女子我曾經似乎見過,之前在越國的時候,我聽說越國皇帝對她十分重視,而且被她迷到五迷三道,執意要迎娶她。而且聽說封後大典都快要舉行了,最後卻不了了之,我不知道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原委,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女子手段厲害,而且有魅惑男人的本事。皇上萬不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