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爾敢?”
“你看我敢不敢!”司馬懿咬牙切齒的轉身而去,冷冷地說道:“怎麼你們都沒聽見我的話嗎?還不快快將此人拉出去斬了!”
將士瞪大著眼睛,本以為司馬懿是氣憤頭上,氣消了就沒事了。現在看來根本就不是氣憤,司馬懿真的要將此人殺了。眾人之前沒有動作,是不敢確定,確定了自然聽從軍令,迅速的將他綁了拉出去,那人到死都不相信自己會被司馬懿殺了。
“大司馬,此人是皇親,陛下那裏該如何回複?”
“此事不必驚慌,此人著實該死。若非他,我又怎麼會將西北拱手相讓於蜀漢。”司馬懿想起此事,氣憤道:“蜀軍追兵緊隨其後,仲達以為必有緣由,思前想後想不明白,如今算是明白了,這是阻止我們前去壽春救駕。”
“渭河乃是我大魏與蜀漢天然屏障,蜀軍要想北伐進攻大魏,這是必經之路。但是,長安郡便在渭河百裏處,相比較而言,我軍占據不敗優勢。現在蜀軍追兵前來,也就是說長安等郡危矣,優勢變為劣勢。如果不是壽春危險,陛下有難,我又怎麼會撤退。”
“如果不是他再三強調,我又怎會棄之不顧,可以說長安等郡是我拱手相送。至於壽春有難,陛下被蜀軍圍困,這事怕是蜀軍的計謀。陛下被圍困於壽春,無論怎麼說兵力都要遠勝於蜀軍,就算是一對一也是我軍兵力較多,哪怕是魏延再厲害也難以寡敵眾,哪怕是最後選擇長久戰,三個月絕對沒有問題,蜀軍則難以等候那麼久時間,所以這事並沒有他說的那樣嚴重。”
“那壽春之圍該如何?”
司馬懿接著說道:“陛下就在壽春,壽春之圍結果如何我們也要前去相助於陛下。如果陛下有任何閃失,那曹魏也就名存實亡,我等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隻要我等擒住蜀國皇帝,蜀軍焉能不撤退?”
眾人聽得司馬懿分析,紛紛點頭讚同他的說法。其實,眾人也是六神無主,眼下隻能仰仗司馬懿來主持大局。司馬懿立即傳令大軍設置防線,準備與蜀軍決一雌雄。
若是蜀軍領軍將領是他人,不是劉昉的話,興許司馬懿根本就不會這麼做。因為司馬懿清楚,不是劉昉,就算是這次勝利,並沒有太大作用,曹魏失去長安郡的控製權。
那時候司馬懿絕對毫不猶豫選擇繼續前往壽春救駕,偏偏劉昉不顧危險,親自率領大軍前來追擊。司馬懿猜測以劉昉的速度,必是騎兵,兵力決不會超過五千,己方兵力足足有五萬多,焉能戰敗。
司馬懿清楚知道這次是曹魏扭轉戰局的最後機會,蜀軍已經進入曹魏疆域,長安等郡也必會失守。無論壽春之圍是真是假,這是最後的博弈,曹叡被困於壽春,司馬懿不理會蜀軍繼續讓他前行,不僅僅長安,就連許昌都會被蜀軍攻破,那時候一切都完了。
失敗則曹魏亡,成功則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