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菲救人(3 / 3)

衛佳音急忙帶著宮婢們跪下聽旨。

這諭令極其簡短,不過說衛佳音通曉大義,有婦德,封為太子昭訓。望其今後恪守婦道,侍奉太子。

衛佳音喜不自禁,磕頭謝恩。

丹菲把諭令交到她手中,這才朝她屈膝行了一禮,道:“這下,方可恭喜你了,衛昭訓。”

衛佳音也挺直了腰杆,輕蔑地看著丹菲,道:“阿江也不用嫉妒。你如今服侍皇後,也是旁的宮婢求不來的美差。”

丹菲啼笑皆非,看著衛佳音在那頭把玩賞賜之物,又尋思著做幾件新衣。衛佳音扯著一片羅絹在身上比劃,朝丹菲道:“阿江幫我看看,這顏色可襯我膚色?”

丹菲淡笑道:“太子妃反而挨了皇後的訓斥呢。昭訓何不低調些?”

衛佳音不以為然,“太子妃挨訓斥又不是我的錯。我這昭訓,可是我挨了太子責打才換來的。”

丹菲見她如此朽木不可雕,也懶得再勸誡她了。

經過今日一場鬧劇,太子到底還是挨了罰,被聖上勒令閉門思過。太子妃身為正妻亦被連累,挨了韋皇後一通訓斥。除了衛佳音外,丹菲也因機勇救人,受了帝後的獎賞。次日,孔家也托人給丹菲送來了禮,謝她救了孔華珍。

丹菲可不像衛佳音那般不識趣。她分了不少賞賜之物給身邊宮婢和上司女官,又掏錢讓膳房做了兩桌席麵,請宮人們吃了一頓。於是她的人緣越發地好。再加上她為人親和低調,旁人有事找她幫忙,她總盡力而為,還顯得有幾分老實憨厚。

老實的人雖然容易被人占便宜,可也往往最得人信任。於是宮婢們有些什麼煩惱,都樂意對著丹菲訴說。丹菲又是個絕佳的聽眾,聽的時候安靜親切,會給予恰到好處的寬慰,嘴巴又極緊,從不亂說。

長此以往,連柴尚宮和賀婁尚宮也漸漸對丹菲放下了戒心。不過韋皇後還是對她存著幾分芥蒂,每每和安樂公主等人商議秘事時,還是將她打發出去。

賀蘭奴兒聽說崔景鈺的未婚妻已經來了長安後,心神不寧了好幾天。丹菲如今也不大用得上她了,也沒去幹涉她。丹菲想的是用個方法將萍娘調到含涼殿來。萍娘才是她一大助力。

自從太子和安樂公主爭鋒,連累劉玉錦和孔華珍落水後,兩派關係日益惡化。不但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在聖上耳邊說了一通太子的惡語,武三思和宗楚客等人亦是向聖上明言,說太子氣量狹隘、暴戾衝動,不堪為儲君。韋皇後借機再次提議讓聖上廢了太子,改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聖上苦惱不堪、猶豫不決。韋皇後咄咄相逼,道:“大家可要把江山留給一個暴君?大家今日就下旨,讓上官婕妤擬詔!”

上官婉兒站立一側,卻是有些猶豫為難之色。

幸而聖上還不至於聽信韋後到隨意廢儲的地步,思索一番最後還是拒絕了,“太子隨有諸多錯誤,可他為儲乃是順應正統。裹兒究竟是一介女子,自幼又未受過儲君教育,如何能堪當大任?”

韋皇後同安樂公主怒氣衝衝地回了含涼殿,砸了一通杯盞,方才歇氣。

丹菲她們進去收拾殘局,就聽見安樂公主咬牙切齒道:“若是耶耶不肯下這個決心,阿娘和我不如從後推他一把,讓他不想廢也得廢?”

韋皇後道:“太子如今越發提防你我了,如何尋機會?”

“女兒沒說再尋太子錯處,而是幹脆就……”

安樂公主湊在韋皇後耳邊低語了幾句。韋皇後露出驚訝之色。

“這也未免……”

“女兒保證,絕對可成功。”安樂公主露出胸有成竹地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