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越古墓篇 引子(1 / 2)

小時候住的老宅子,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麵建有房屋,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

說起來倒是和老北京的四合院有點相像,院子裏種點花花草草,放點假山盆景,也有一翻味道,不過不一樣的是,老宅子的正房也就是爺爺的房間裏有個小閣樓。

小時候好奇問過家人,家人都說隻是個雜物間,當時年紀小,屁事不通,也就被這樣打發了。我10歲那年,爺爺走了,父輩們也都漸漸離開了老宅子,有了各自的發展。

爺爺祖籍是湖南人,據說爺爺的爺爺,也就是我的高祖父和他的2個好友從湖南遷到桂林,三家人是世交,分別是朱家,兵家和我們薑家。就連祖宗牌位三家都是寫在一起的。不過這兩家到我爺爺這一輩還有些聯係,到了我這輩就基本是隻聽過沒見過了。

爺爺17歲那年參加的抗美援朝,剛過鴨綠江,美國不打了,但怎麼說也是參加了抗美援朝,也沾了一份榮譽。

回到桂林後爺爺在部隊當起了運輸兵,聽父親說過,爺爺本來可以成為工程師的,但是為了和奶奶在一起放棄了。後來也就生了我大伯和我父親。

本來奶奶身子骨就弱,生完我父親沒幾年就去世了。所以基本是爺爺拉扯大伯和父親長大,爺爺在家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大伯薑洪雷,越南自衛反擊戰,在越南的北部高平被反步兵地雷炸掉了左腿,負傷退役後趕上改革開放下了海,與幾個在越南共過生死的戰友搞起了邊境貿易。

當兵雷厲風行的性格讓他在商場上迅速吃開,在雲南做的邊境貿易也漸漸有了起色,大伯也在昆明定了居。大伯一直忙於事業,沒有結婚,所以倒是對我這個侄子格外喜歡,待我也非常好。

我父親薑洪睿,趕上了恢複高考第一批,考上了中國地質大學,畢業後分配工作留在了北京地質局。

在地質局認識了我母親,兩個知識分子一見鍾情,結婚2年後,88年我出生,父親給我取名為薑明,可能是希望我的前途一片光明或者希望我光明磊落做人吧。

反正我是沒如他願。還好他老人家遠在北京不知道我後來的經曆,不然我可能已經被“逐出家門”了。

我不像我父親運氣好,趕上恢複高考,開卷考,我成績不行,隨隨便便上了所大學,渾渾噩噩過了幾年,畢業後理所當然的找不到工作,我這個人又好麵子不想依靠我父親的關係,為這事我父親沒少念叨我。

後來實在受不了我父親的念叨,索性問我大伯借了些錢,回桂林把老宅子打理了下做成了民宿,沾小平爺爺的光,改革開放後全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旅遊的人多了,我的民宿漸漸也有了點模樣。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回桂林之前我就想好了,也不用搞什麼大動作,重新刮刮膩子,買點字畫什麼的再把浴室重新裝修下,貼合下現代氣息,拉下網線,搞個無線,做成賓館的樣式差不多就行。

就在我準備動工的前一天晚上,大伯打了電話給我,千叮嚀萬囑咐說是爺爺的那間屋子不能動,其它的房子隨我怎麼弄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