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兩個人,他們在同一個單位上班,但是一個在策劃部,一個在宣傳部,平時並沒有什麼交往。有一次參加野營訓練,他們兩人被分到了一個組成為小組成員。訓練營每天走百裏路,訓練路上,他們互相幫助,同心協力,克服野營訓練的種種困難,腳上打了泡,每到一地,互相幫助對方挑泡,買了吃的一起分享。就這樣,十天後行程千裏,圓滿完成了野營訓練,兩個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其中的一位跳槽到外地的公司上班了。幾年後,那位跳槽的同事還特意去看看曾經與自己同甘共苦的朋友。倆人見麵,憶起當年一起野營訓練,分吃一隻蘋果,一起追野兔子的情形,還是那麼的高興。你看,十天的交情,記了一輩子。
2. 趣味相投是交往的橋梁
朋友好交,知音難尋。因為有共同的愛好、興趣,才可能成為彼此交情的紐帶。比如,都愛下棋,在路邊棋場相識,相互成了棋友;都愛垂釣,在湖邊相遇成了釣友……這樣共同的東西把彼此召喚到一起,在共同切磋中,便結下了友情。
某小區的外麵有一條清幽的小路,早晨常有人到這裏跑步鍛煉。老李和老薑都有跑步的習慣,每天跑步之後在這裏相遇,然後一起散步,邊走邊聊天,由一般的寒暄到互相了解。兩個人都有共同的愛好,都很喜歡書法和繪畫,因此少不了交流體會看法,彼此雖沒有物質的交往,隻是一種信息和思想觀點的交流,但依然有很強的吸引力,都覺得受益匪淺。時間長了,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形成了習慣,不管春夏秋冬,不約而同準時到這裏會合。後來,老李調到上海還經常打電話來問候老薑,倆人保持著密切的聯係。
3. 不要做一錘子買賣
在求朋友辦事時,有許多人存在這樣的心態,對方幫自己辦事,如果辦成了,理所當然地要感謝對方,如果事情沒有辦成,就認為不必感謝對方了,甚至埋怨對方。其實,這種心態是不對的。對方即使沒有幫你把事情辦好,可能是由於某些客觀的原因,但他可能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交友辦事,不管對方是不是把事情辦成了,都要感激幫你辦事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求人辦事並不是“一錘子”買賣,這次由於某些原因對方沒能把事情辦成,可能下次有機會可以幫你把其他的事情辦好。如果你認為對方反正沒把事辦好,用不著去感謝對方。好像無功不受祿,不值得去感謝,這樣,對方可能認為你沒有人情味,以後可能不會再幫你忙了。
警惕,友情也有禁區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侵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隔閡衝突。
人際關係的密度並不是越高越好,“距離產生美”,不要時時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設置為百分之百。要懂得運用距離效應。許多人交友都會涉入一種誤區。他們認為好朋友之間無須講究客套。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親密信賴,如兄如弟,財物不分,有福共享,講究客套太拘束也太外道了。
有節製有理智的交往才是正確的交友態度,朋友之間不能毫無顧忌。正如安全的地方,人的思想總是鬆弛一樣,在與好友交往時他們沒有意識到,朋友關係的存續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容不得半點強求、幹涉和控製。朋友之間再熟悉、再親密,也不能隨便過頭,不講客套,這樣,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友好關係將不複存在。因此,對好朋友也要客氣有禮,可以不強調自己的“麵子”,但不可以不給朋友麵子。
因此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分寸,掌握好彼此交往的度。放肆無禮,最容易傷害朋友,其表現有如下種種,不可不小心約束:
1. 過度表現,出言不慎,挫傷朋友的自尊心
也許你與朋友之間無話不談,十分投機。也許你的才學、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羨慕,高出你朋友一頭,這使你不分場合,尤其與朋友在一起時,會大露鋒芒,表現自己,言談之中會流露出一種優越感,這樣會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臨下對他說話,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受到挫傷,不由產生敬而遠之的意念。所以,在與朋友交往時,要控製情緒,保持理智平衡,態度謙遜,虛懷若穀,把自己放在與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時時想到對方的存在。
2. 彼此不分,誤闖禁區,使朋友對你產生防範心理
朋友之間最不注意的是對對方物品處理不慎,常以為“朋友間何分彼此”,對朋友之物,不經許可便擅自拿用,不加愛惜,有時遲還或不還,一次兩次礙於情麵,對方不好意思指責,久而久之會使朋友認為你過於放肆,產生防範心理。實際上,朋友之間除了友情,還有一種微妙的契約關係。以實物而言,你和朋友之物都可隨時借用,這是超出一般人關係之處,然而你與朋友對彼此之物首先有一個觀念:“這是朋友之物,更當加倍珍惜。”“親兄弟,明算賬。”注重禮尚往來的規矩,要把珍重朋友之物看做如珍重友情一樣重要。
3. 談吐庸俗,矯揉造作
朋友之間,談吐行動理應直率、大方、親切、不矯揉造作,方顯出自然本色。但過於散漫,不重自製,不拘小節,則使人感到你粗魯庸俗。也許你和一般人相處會以理性自約,但與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劃腳,或信口雌黃、海闊天空,或在朋友說話時肆意打斷,譏諷嘲弄,或顧盼東西,心不在焉,也許這是你的自然流露,但朋友會覺得你有失體麵,沒有風度和修養,自然對你產生一種厭惡輕蔑之感,改變了對你的原來印象。所以,在朋友麵前應自然而不失自重,熱烈而不失態,做到有分寸,有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