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妖精修煉篇(1 / 2)

此章為關於花草動物如何修行的介紹,並不影響劇情,可跳過。

眾所周知,自古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便少不了妖精的存在,那何謂妖精呢?

在中國神話中,任何動物、植物和工具,會吸收天地的日月精華,因而幻化為人形或得到人智,名稱被稱為「〔原形名〕+精」。妖精依然以狐狸精為主流,此外還有蛇精、貓、琵琶、蜘蛛、雉雞、魚、樹和花等等。

成精之物最常以「妖」代言,同時「妖」也代表偏離正道的事物,因此人類和仙人常對它們刑罰伺候,發生不少暴力衝突。一旦身分揭穿後(通常是尾巴露出來,或被照妖鏡照到),難免會有神仙高人捉拿它們,不是被消滅,就是被迫走入仙道,像是《抱樸子》、《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等等,妖精幾乎扮演歹角。不過也有例外,像《白蛇傳》和《聊齋誌異》就是描述許多有情有義、知圖報恩的妖精,和人類發生戀情的故事。

在日本神話方麵,動植物成精也是舉不勝舉,不過日文的「精」比較偏向於精靈,比方像「ランプの精」就是「神燈精靈」的意思。

日文向來用「妖精」來稱呼精靈和仙子,但中文較常用來稱呼醜陋狡猾的哥布爾。

西方精靈和中國妖精一樣棲身山林水澤中,差別就是精靈擁有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請參考《仲夏夜之夢》);精靈的形象比較貼近可愛與美好,不太會和邪祟的事物做聯想;雖然西方妖精也會作出讓人難以捉摩的壞事(一般是惡作劇,不至於殺人滅口),不過像這種法師以驅魔名義製裁妖精的情節,反而不如東亞地區出名。

相反的,西方精靈最常和中國的神仙(包括天上的神明和長生不老的人)混淆,其共通點都具有正麵形象,而且都住在所謂的「仙境」裏。這可能就是東西方妖精鮮少被人混淆的主因。

這裏不說國外,暫說中國神話的妖精是指修煉後的物類,好比人修道成仙那樣,妖精經常被人視同於妖怪,但是妖精和妖怪的性質其實不盡相同。

神話傳說中的白娘子是妖精,西遊記中未入天庭之前的孫悟空,也是妖精。草木動物在修煉成功,羽化成仙之前,都可以稱之為妖精,那麼他們是如何從一直猴子,一條蛇進而修煉成精,而後羽化成仙的呢。

清代袁枚的《續子不語》裏有記載

“凡草木成妖,必須受月華精氣,但非庚申夜月華不可。因庚申夜月華,其中有帝流漿,其形如無數橄欖,萬道金絲,累累貫串垂下。人間草木受其精氣即能成妖,狐狸鬼魅食之能顯神通。以草木有性無命,流漿有性,可以補命;狐狸鬼魅本自有命,故食之大有益也。“

也就說,草木動物感受月華精神便可生出靈智,生出靈智之後呢?則需要修行,草木動物的修行與人則不同。

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裏曾記載的一個狐狸故事:

凡狐之求仙有二途,其一采精氣,拜星鬥,漸至通靈變化,然後積修正果,是為由妖而求仙。然或入邪僻,則幹天律,其途捷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