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看到的是不停地加糖,心裏覺得很滿意,當然也就願意光顧這個營業員的櫃台了。而其他的營業員往往是第一次抓很多的糖果,然後再不停地減少,顧客們心裏當然就不舒服了。
由此可見,同樣是賣糖果,同樣的分量,因為方法不同,結果迥異。以正確的方法做事,才能一步步抵近完美,邁向巔峰。
2.沒有誰是完美的
今天講的也許是錯誤的,但這是我們的決定,告訴大家我們不是一個perfect man(完美的人),我們是有個性的。李嘉誠講過一句話,跟大家分享:建立自我,追求忘我。
王安石當年變法,所有人都罵他,但今天看來對北宋是有利的。對於阿裏巴巴的任何想法,要50年以後看,80年以後看,隻有這樣才能看得遠一點兒。
彭蕾給我推薦一本書《政界往事》,北宋為什麼昌盛,分析得很有道理。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他做了一個政策,文官當將軍,領導軍隊的全是文官,文官當政之後,文化興旺,結果國力最差,金國、遼國輪番來打。沒有對錯之分,就怕公司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擁抱變化有一個主旋律,使命感不能變,價值觀不能變,這些不能變形。所以說是建立自我,但是追求忘我。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大家都看到,隻有忘我,才能追求自我。我的今天,我覺得這8個字,我好像還可以:建立自我,反正別人說我好也好、壞也好,就是這麼一個人;追求忘我,別人不管罵我、表揚我,我覺得阿裏巴巴這個名字屬於阿裏巴巴,不屬於我。
——摘自《2007年8月湖畔學院講話》
背景分析
馬雲在向李嘉誠討教成功之道時,李嘉誠跟馬雲一行說了這樣一段話:一個成功的人應該是一生都在追求“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境界。“建立自我”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肯定自我,決不動搖,對自己始終充滿信心。然後,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做到忘我的境地,要真正完全地將自己奉獻出去,這樣你的價值才會真正體現出來。
馬雲非常認可這8個字,在他看來,一個人想真正成功,就應該以忘我的精神,建立自我的一種原則。把自己看輕,把利看輕,把“私”字看輕。
在《贏在中國》第一賽季晉級賽第三場,馬雲在點評參賽選手陳潔的時候,再次重申了這8個字的內涵:“重要的不是這場比賽的贏,而是未來的贏。從直覺上來講,我最信任你,作為投資者,我願意把錢給你。你明白自己要什麼,比較實在,我覺得投資者都需要實在,但是對於你的商業模式,我們確實沒有聽得太清楚。最後給你一些建議:建立自我,追求忘我。你有自己的個性,你必須忘掉自己,上一個公司是因為什麼原因讓你離開?可能是利益。創業過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拋開。”
1984年馬雲經曆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外語係——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翻譯社一個月的利潤200塊錢,但房租就得700塊。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喏,看見那個大狼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記者采訪馬雲時,他興奮地指著一個賣小玩意兒的人說道。
那兩年馬雲就幹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無論馬雲在創業的哪個階段,他都拋開利益,建立自我,追求忘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創業如此,守業更如此。
拓展透析
一個人需要經曆多少歲月才能一步步地從建立自我走向追求忘我?多數人在自我麵前駐足,健康、平安以及小家的和睦,這些就是他們追求的最高目標。然而,能夠讓一個人強大起來的精神卻是建立自我、追求忘我,本傑明·富蘭克林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