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陌生的城市之後,不知道去了多少家公司麵試,也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頗具耐心和實力的丁磊終於在廣州安定了下來。1995年5月,他進入某外企工作,之後又去了一家小公司。因為他相信這家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將來會對國內的互聯網產生影響,他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新公司的技術工作中去。但是,也許是在1996年他還隻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後發現這家公司與他當初的許多想法相背離,他隻能再次選擇離開。
已經3次跳槽的丁磊在1997年的那個5月對自己的前途整整思考了5天,最後的決定是自立門戶,幹一番事業。“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未來該靠什麼賺錢,隻天真地以為隻要寫一些軟件,做一些係統集成就可以了。這種想法後來幾乎使公司無法生存。”他後來這樣說。
2001年9月4日,網易因誤報2000年的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而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股市宣布從即日起暫停交易。隨後,網易內部又出現人事震蕩。丁磊經曆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他也曾心灰意冷過,但苦難沒把夢想壓倒,2002年8月後,這家公司依靠網絡遊戲重整旗鼓。到了2003年6月6日,網易再創曆史新高:每股34.90美元。丁磊的個人財富也與網易股價一起飆升,躍上了50億元人民幣的台階,開辟了中國史無前例的創富速度。
丁磊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懷抱夢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從26歲創業到後來的億萬富豪,丁磊從挫折中一路走來。無論遇到什麼打擊,他都堅持闖蕩的夢想,終於在陣痛中脫胎換骨,夢想成真。
美國有一位哲人曾經說:“很難說世上有什麼做不了的事,因為昨天的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還可以是明天的現實。”歲月或許會掩埋很多東西,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現實,但是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第一天的夢想。如果我們都能像馬雲、丁磊一樣堅持第一天的夢想,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不拋棄、不放棄,那麼我們終有一天也能摘到夢想的花環,領略到實現夢想的喜悅。
2.堅持你要幹的事情
不管事業多成功、多偉大、多了不起,記住我們到這個世界就是享受經曆這個人生的體驗。忙著做事一定會後悔,我不希望自己七八十歲還在公司開早會,我的同事很生氣,又不好意思說。
昨天晚上到得比較晚,晚上跟大家聊得特別開心,回想當年往事,14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我們經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回顧自己犯過的錯誤,見過無數奇葩的人,但這是最美好的經曆,人生就是這樣。
我回去後又睡不著,我想14年給了我那麼多有意思的經驗,15年以後又有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讓我們這幫人再一起吹牛、聊天。
如果今天不設計好的話,15年以後一定會很倒黴。我們這批人昨天晚上聊,我們這些人都堅持對夢想的追逐,都有很好的夢,都有對夢想的堅持和執著。
我認為13億人應該有13億不同的夢,所謂中國夢不是把全中國統一為一個夢,因為13億人有不同的夢想才會有今天、明天。
我今天來不想談IT未來的展望,一會兒留給馬化騰、李彥宏這些年輕人談,我比他們大幾歲,男人大一歲就是一歲,千萬別跟年輕人比遠見,不要跟年輕人比創新,我隻講一些作為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觀察到、聽到的一些事,今天講講如何把夢想變成現實,如果夢想變不成現實,就是空想、瞎想,最近講得最多的就是空談誤國。
我不是學技術的,我對IT真不懂,我也不懂管理、不懂產品,但是我後來發現自己找到了一個地方是可以做的,就是在管理、在領導力、在怎麼樣把夢想變成現實上,我估計我比絕大部分IT人花的時間更多。
——摘自《馬雲:2013年4月深圳IT領袖峰會演講》
背景分析
與很多有著光鮮背景的互聯網神話製造者不一樣,馬雲的出身很平凡。他沒有多少錢,創辦公司的時候甚至隻能把家當辦公室,但馬雲有自己的特點:有夢想,能堅持,並且用實際行動,努力將夢想變成現實。他經常沉浸在夢想中,並為自己的夢想激動不已。
帶著對待初戀一般的熱情,馬雲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商業網站——中國黃頁,他每天出門推銷中國黃頁,說服人家心甘情願付錢把企業的資料放到網上去。當時大家都不知道互聯網是什麼,沒有人相信他,在那段時間裏,馬雲過的是一種被人視為騙子的生活。
為了拿下杭州一家企業的生意,他一連跑了5趟,但這家企業的老板總懷疑電子商務是騙人的詭計。為了說服這位老板,馬雲為他收集了大量有關電子商務的資料,一遍又一遍為他講解電子商務這種新型商業模式,告訴他在網上做廣告比在其他媒體上做更有廣泛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