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顯內分泌一代澍病病因者,稱單純性肥胖症。
當進食熱量過分多於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超過標準體重20%時稱肥胖症(也有以超過10%為標準)。據近代測定,30歲左右正常人體脂肪總量,男性占體重15%、女性占22%,如男性超過25%、女性超過30~35%時即為肥胖。
臨床表現
單純性肥胖的脂肪分布,於女性以腹部、臀部及四肢為主;於男性以頸及軀幹部為主,四肢較少。
輕度肥胖(超重10%以上)臨床常無症狀。
中度(超重20%以上)及重度(超重30%以上)的肥胖患者可出現換氣受限綜合征,係因脂肪堆積梗體重過重,活動時消耗能量及氧量增多,以及胸壁增厚,橫舾抬高,肺泡換氣不足,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導致活動時氣促,易疲勞,因此病人怕動、嗜睡,甚至發生紅細胞增多、肺動脈壓增高,形成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但當體重減輕後可恢複。
重度肥胖者有效循環血容量、心搏出量、心輸出量及心肌負擔均增高,有時伴高血壓,引起左心室肥大。心肌脂肪沉著致心肌勞損,引起左心衰竭、心髒擴太,隻有當肥胖控製後可減輕,甚至恢複。
常有胃納亢進、善饑、便秘、腹脹及腫大的脂肪肝。
皮下可因脂肪過度沉著,於下腹、大腿內側等處皮膚可見白色,甚至淡紫色的條紋,皮膚皺折處易磨損,引起皮炎、皮癬,出汗較多、怕熱。腰背痛、骨關節炎、腹疝及橫膈疝亦可能發生,婦女多見閉經不孕或月經稀少,可合並子宮內膜癌,妊娠毒血症;男性可有陽痿,提示性功能異常,女性絕經期後亦常見肥胖。
單純性肥胖常對胰島素不敏感,有高胰島素血症及糖耐量減低,總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及遊離脂肪酸增高,呈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成為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石症,脂肪肝等病的基礎,還可同時並存。
血漿氨基酸也偏高,亦為興奮日細胞的因素,部分病人合並痛風、高尿酸血症。
血中皮質醇及24小時尿17-羥類固醇可略增高,但晝夜節律正常,且可被小劑量地塞米鬆抑製,可排除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一般正常,但可偏高,基礎代謝可偏低。
辨證分型
脾虛痰濕型身體肥胖,伴見脘悶腹脹,食少便稀,麵色萎黃,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
腎陽衰微型身體肥胖,尤以下半身為甚,伴見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減少,四肢厥冷,畏寒神倦,麵色慘白或灰黯。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