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發展計劃(2 / 3)

吳老二笑嗬嗬的對趙珺道:“有道是親兄弟、明算賬,也有話說先小人後君子,大人,有些話在下就明說了。”

趙珺當然知道吳老二的意思,隻是點了點頭。

“大人的計劃可不是百八十萬金幣的事,估計單位得以白玉幣為準。就算五十萬白玉幣,大人覺得我得多久能賺這麼多錢?”不等趙珺回答,吳老二自語道:“白酒的生意初上軌道,以後會越來越好。不算每年的開銷,如果白酒普遍全國的話,一年估計能盈利十幾萬白玉幣。重建西城是個大活,需要的時間很長,我有兩三年的積蓄就可以開始計劃了。但問題是,隨著白酒生意的擴大,我需要的人手會越來越多,為防止外泄,少不得家將帶領護院巡防,養個上百人的護院是必須的。我短時間沒打算插手別的行當,隻靠白酒的生意養家,匠戶們的年薪會越來越高,工匠雜役也會越來越多,這樣我每年的收益就要砍下去一多半。”

看著趙珺的臉色,吳老二輕聲的道:“這些都是小事,錢總會夠用的。關鍵的問題是,趙大人,您為什麼會找我來做這件事?城內有那麼多大家族的生意在,舉國的豪門數不勝數,為什麼您、偏偏就選我了呢?”

趙珺苦笑著道:“你也說了,最起碼要幾十萬白玉幣打底,後期即使建成,投出的錢要收回來,恐怕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普通的大家族哪來的這個底蘊?即使他們都很有錢,但是大多都是在商行和生意上,絕不可能幾年內就拿出那麼多錢。至於豪門大族,也許能夠拿的出來,但他們會拿嗎?有那麼多錢他們隻會去做更容易收回成本的買賣,何況我大業城雖說富戶客商眾多,但都隻是那些大家族的一個小小分支,目前還沒有人敢把大業城當做自己家的重要發展之地。”

吳老二了解,畢竟是靠近前線的軍事要塞,能夠形成今天這麼大規模的商貿純屬偶然。若是前線軍隊有個不測,大業城立刻就會由商轉軍,到時眾多的商家早都跑路了,因此大業城不可能像黑玉國的淮陽府那樣,成為大家族的聚居之地,也就沒人會想著花費無數去重建什麼西城。

吳老二可以想,但是卻不能簡簡單單的就被趙珺給打發了。趙珺為什麼要重建西城?真的就光是為了百姓著想?傻子才會那麼認為。還不是要和政績掛鉤,一個文官,即使在外麵做到一城之主、一府之尊,也沒有在京來的權大。將來若想當個宰相之類的,必須得有拿得出手的政績。趙珺現在官是做的不小了,可還不夠大,跟京城的同階官員比起來劣勢還是很明顯的。

如果大業城西城真的能重建,並使商貿更加發達,趙珺作為城主功不可沒,緊接著可能就會被調走,使使勁回京城任職不是什麼難事。吳老二不一樣,隻要靠住了趙王,自己基本就可以在大業城養老了,畢竟王府大總管才是他的主業。

趙珺走了,新來的城主怎麼辦?對待吳老二是什麼態度?萬一是大家族的子弟或者大家學派的親傳,性格強勢點不將趙王放在眼中怎麼辦?這種事不是不可能,尤其是涉及到權勢和利益的時候。白歧這種無權的王爺,難道就真靠打小報告就能扳倒一城之主了?吳老二必須要為自己考慮,總不能我付出了那麼多,還要冒著什麼都得不到的風險吧?

吳老二將這番話委婉的表達了出來,趙珺也便沉默了。之前他是沒怎麼考慮這個問題的,因此有些事就有些想當然了。

書房中沉默了片刻,趙珺才緩慢的開口道:“吳老弟考慮的不無道理,我也隻能保證未來的十年之內我還在大業城。如果計劃實施得快,說不定走的會更早。”趙珺歎了口氣,接著道:“畢竟我也是有所求的人啊!”

這一句話說的很是發自肺腑,沒錯,任何人都是有所求的,也就是欲、望。沒有欲、望的人是難以存在在這個世上的,吳老二可以理解趙珺,但也希望趙珺同樣理解自己。

“所以,趙大人隻給我兩層的商鋪是不行的。我也要結交,也要自保,到時候說不定有什麼事找上自己呢,我得給自己留點存性。”

趙珺點點頭,“那吳老弟說說,你想要點什麼存性?”

在古代,當然是地是最好的存性了,所有的大家族、豪門貴戚之流的無不手握大把的田地,至於房子、商鋪,想都不要想,隻是順手為之的。趙珺也是這麼想吳老二的,畢竟地主地主的,沒有大量的田地怎麼能行?隻是吳老二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在他看來,田地和建房子、商鋪的土地是一樣的,若是出問題哪個都好不了。當然了,要是打起仗來,房屋損毀的比較容易。但是手握太多農田真不是什麼好事,古來有多少折在這上邊的?土地兼並越嚴重,死的人越多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