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生論劍(1 / 2)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江南的二月,天氣已經非常溫暖了。揚州城外的方家莊內,柳絲輕拂,海棠、丁香相繼綻放,一派大好風光,此時,一位白衣少年正緩步而行,一邊欣賞著院中的景致,一邊低聲吟哦。這少年約十八九歲年紀,生的眉清目秀。他吟的正是唐人杜牧的那首《贈別》詩,此刻邊吟邊想道:“這首詩前四句真不錯,與月如倒很有幾分神似,但後四句就太傷感了一些。好在我與月如生活安定,絕不會經曆詩中那樣生離死別的場麵。”

這少年名叫方正,是方家莊的少主人,他心中所想的女子,是距此三裏之外沈家莊沈老太公的獨生女兒,叫沈月如。二人年前已經訂婚,準備今年臘月底過門。他淩晨起床讀書,讀得有些累了,獨自在院中散步,看見院中春景,睹物思人,便想起杜牧的那首《贈別》詩來。

那沈家在當地可是聲名顯赫的望族,前代曾有多人在朝廷為官,到了這一代,其主人沈老太公雖然沒有走上仕途,卻生財有道,在揚州經營有數十家商鋪,財源滾滾,其財富之豐,足以買下半個揚州城了。其女沈月如不但姿容絕世,而且飽讀詩書,是揚州有名的才女。能娶到此女為妻,對方正來說,可謂人生一大得意之事。

然而二人的婚期卻長了些,沈家想讓方正參加今秋的科舉考試,考取功名後,二人再完婚。方正對此並不以為意,他苦讀詩書多年,對於考取功名還是很有把握的。

他望著滿院大好春光,心裏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想道:“月如過門之後,每到春天時節,我都會帶著她到郊外踏青賞花,看看外麵的景色有多美。聽說她飽讀詩書,還會吟詩作對,那我就出上聯,讓她對下聯,看她對得出對不出?嗯,我也要學那漢朝人張敞一樣,每天早晨給她畫眉,將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想著這裏,他不覺笑出了聲。這時耳邊隱隱約約聽到一陣金鐵交鳴之聲,抬頭看去,見前麵不遠處出現一道月洞門,上寫“翠竹軒”三字。他忽然想起父母正在軒內練劍,於是邁步走進月洞門之內。軒內翠竹鬱鬱蔥蔥,透過竹林望去,隻見翠竹叢中的一片空地上,青光霍霍,四條嬌小的人影正揮劍如風,縱來跳去。

這四個女子他再熟悉不過,正是方家的梅、蘭、竹、菊四大女婢,名叫梅香、蘭香、竹香、菊香。四人年紀雖小,隻有十五六歲,然而劍法上的造詣已經不低。此時一個個身形如電,長劍忽而你左我右,忽而你上我下,劍光繚繞,令人眼花繚亂。四人穿著紅、藍、綠、黃四色衣衫,飛來縱去,宛如四隻美麗的蝴蝶在花間穿梭,煞是好看。

東首的一座八角小亭前站立著一男一女,目光隨四女長劍轉動,臉上不時露出微笑。那男子四十歲上下,麵如滿月,唇邊蓄有短須,儒雅中有一股英武之氣,正是方正的父親方天雄;那婦人和他年紀相仿,雖然已經徐娘半老,但容貌秀麗,比之少女更有一番別樣的風韻,卻是方正的母親秦素雲。

忽聽四女齊叱一聲,掌中長劍同時脫手飛上半空,瞬間結成一個巨大無比的光圈,光圈滴溜溜四處旋動,所過之處,刷刷刷響聲不斷。一排排翠竹被齊腰斬斷。隨即又傳來一陣金鐵交鳴之聲,光圈驀地消失,長劍又飛回到各人的手中。

方正大喝一聲:“好!”

方天雄和秦素雲看見兒子,甚為高興,方天雄招手讓兒子過去,笑道:“你是讀書人,沒學過一天劍法,可聽你的口氣,似乎也懂的劍法的優劣,好,你給爹娘說說看,剛才四個丫頭的這一套劍法如何?”

梅、蘭、竹、菊四女看見方正,也圍上前來,四人搖著方正的胳膊,七嘴八舌道:“少爺,我們到底練得好不好嘛?”四女和方正從小長大,和方正名義上是主仆,其實和方正感情之深,並不亞於親生骨肉,在她們心目中,一直將方正當做自己的哥哥一般。

方正見四女練了一通劍法,一個個小臉紅撲撲的,加上一副天真無邪的神情,甚是可愛,忍不住伸出手去,在四人鼻子上各輕輕地刮了一下,笑道:“你們練得很好。”四女受到方正的誇讚,歡呼一聲,一個個歡喜雀躍,喜不自勝。

方天雄道:“你說她們練的好,究竟好在哪裏?”

方正道:“這套劍法深合用兵之道,極講究配合,如果配合的妙,就可以達到詭奇莫測的地步,從梅香她們剛才的表現來看,她們已深得這套劍法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