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被屏蔽十四章,章節見作品相關)
周進能很快便開始作文,主要還是因為七道題目,黃承昊押對了兩道四書題。另外黃承昊列出的題目中,有兩道是此次鄉試的前後句,因此周進做起來十分輕鬆。七道題目全部中正,沒有截撘。因此周進做起來並不困難。畢竟這兩年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讀這些書,再加上黃雙蕙與沈紉蘭的調教,在加上一些比較現代記憶方法,其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到第三天,也就是八月十一,周進再次檢查文中是否有禦名廟號後,規矩地將文章謄寫完畢,每謄寫一篇完畢,他都會小心地將文章吹幹後裝入牛皮紙袋內,放好後才開始從另一牛皮紙袋內拿出試卷進行謄寫。至於那一首詩,他直接把嶽母的教習詩原封不動給抄了上去。
第二場考試出了論較麻煩外,判詔誥表都十分簡單,周進慢騰騰的在第二天便作答完畢。
第三場五道經史策由於可以自由發揮,所以對於周進這種思想比較活躍的讀書人來說,做起來十分迅速。不過為了完美,周進還是在第三日結束時才作答完畢。
周進所在號房附件沒有一個熟人,所以他作完後隻能無聊地等待。當然即使有熟人在附近他也幹不了什麼,如果是孫衫兩人還可以通過口型來交流交流。
八月十八日,周進與孫衫出了考場,便回到了南昌住處,梳洗一番,好好睡了一覺。第二日,周進與孫衫離開了南昌府,回到了廬山。
期間兩人間隻是簡單問候,並沒有談起任何科考相關事情。回到廬山別院,周進的書房,孫衫才問道:“你這麼弄到的考題?”
周進拿出那張黃承昊寫的題目清單遞給孫衫說道:“我也沒想到他押題這麼準。”
孫衫並沒看到過這清單,但是大部分題目他是知道的,吃驚地看著這張紙,問道:“這麼巧?”
周進把紙拿回來放在蠟燭點燃了,燒盡後說道:“人心難測,人心易測,不過利爾。”
“這次主考有利所求?”
“利如佛教欲而,求其事,則為利。這馬大人怎麼會不求利?”
孫衫笑道:“照你如此說,求無欲無求也是有利所求?”
周進笑而言他道:“折騰了這麼幾日,好累。我得去看看我兒子啦,你該幹嘛隨便,再見。”說完擺擺手,出了書房,回到了後院。
九月下旬,江西鄉試主副及四名同考官已將試卷批閱完畢,共取士一百零三人。解元還是劉勃,周進為《詩經》魁首。放榜後次日,官府舉辦鹿鳴宴。本科主考馬世奇因父去世,已經丁憂回鄉,因此隻有副主考和內外簾官參加。
宴會次日周進便回到九江,準備進京事宜。
首先是化工場事宜,周進將爐窯頭領孫幹材與宋成找來來,詢問工作筆記撰寫情況。宋成識字不多,拿著那冊《千字字典》勉強將相關氨氮步驟記錄下來。
周進拿著這本化工筆記問道:“有沒有給其他人看過?”
宋成連忙說道:“沒有,我獨自寫好後一直放在身上沒給其他人看過。”
周進翻看道:“這就好,這書目前還不能給其他人看。記錄還是很詳細的,有些錯別字我會替你改過來,然後你在完善完善,還要舉一返三,擴展想法。不明白的,你可以來問我,這次你就同我一同進京。你管理的那些窯爐就先關了,關鍵物品找忠緯和周洪收藏好。”
吩咐完宋成的事,周進拿過孫幹材的筆記,看了看,這些東西主要是工藝問題,而且大部分都是玻璃相關的,所以周進說道:“宏基就繼續開工,滿足修文的進貨需求。看你記錄東西,現在我們賣的東西有這麼多了。”
孫幹材說道:“是的老爺,我們現在不光能產窗戶玻璃,還能做燈具,鏡子,杯子,瓶子。李少爺還想做其他東西呢。”
“好,年終紅包一定不會少了你的。”
這兩人的事處理完畢後,周進便把周洪,孟長江與劉全叫了來。他首先問劉全道:“現在武器裝備是什麼情況啦?春節後進京,路上也不太平,張獻忠三月又叛了。流宼不知會竄到什麼地方,到時就給我們遇到了。我們可是與他們有間隙的。”
劉全道:“老爺,在家的兩百名護衛們現在都裝了半自動裝彈槍,手雷做了兩百多顆。另外自動裝彈槍由於太大,而且複雜,隻裝了兩把。”
周進說道:“很好,有了這些,那些拿燒火棍的流寇就不算什麼了。即使遇到韃子,我們也能夠保命。子彈有多少?”
孟長江答道:“如果全分下去,每人五百顆子彈。”
“這幾個月就多做一些,爭取春節後每人能帶上八百顆子彈。自動裝彈的子彈至少給我準備一千顆。”周進聽後說道:“護衛們訓練得怎麼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