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寶十二年,中秋佳節之際,長安城內行人稀少,上至文臣武將,下到平民百姓,都沉浸在佳節的氣氛之中。雨,淅淅瀝瀝的下著,朱雀大街的盡頭一個身影慢步雨中,一襲青衣,腰上別著一把古樸的劍。踏在朱雀大街的青石路上,向著長安最大的酒樓--夢仙樓走去。
夢仙樓內,歌舞升平,無數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相聚於此,倒不是因為中秋佳節相聚賞月,而是由於早在三個月前夢仙樓就貼出告示,當今樂曲大家,被稱為“妙手織雲”的瑩姑娘中秋佳節之日會在夢仙樓彈奏成名曲目“霓裳羽衣曲”。一時之間,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夢仙樓中秋盛宴的位置早在大半個月前便已售罄。
中秋佳宴已然過半,意興闌珊之時卻見一人踏上舞台中央。頓時場下嘈雜聲起“朱老板,你也要表演節目?”“朱老板,你是表演肥豬上樹吧”“瑩姑娘呢,怎麼還不出來”被稱作朱老板的褐衣商賈就是這家酒樓的主人也是中秋宴會的主持人。朱老板清了清嗓子,喊到:“諸位情靜一靜,靜一靜”待嘈雜聲去,朱老板才又道“我知道,今天大家肯賞臉來我夢仙樓參加中秋宴席不是為了我朱某人,我朱某人也自愧沒有這種魅力。”
話未說完,隻聽到下麵一人高聲打斷“死皮朱。別那麼多廢話,瑩姑娘再不出來小爺把你夢仙樓砸了信不信。”朱老板幹咳了兩聲,訕笑到“安公子,急什麼,今晚大家都是來看瑩姑娘的,我老朱還能訛你們不成?行了,各位,廢話我也不多說了。下麵就讓瑩姑娘出來彈奏霓裳羽衣曲,同時,也讓我們熱烈歡迎公孫劍舞的傳人李姑娘為曲和舞。”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叫好,本來大家都是衝著瑩姑娘來的,這一下還能看到天下三絕另一絕的公孫劍舞,都是大出意料之外。
隻聽樂聲響起,台上一人輕紗遮麵,白衣勝雪,不是瑩姑娘是誰。四周的噪聲瞬間泯滅,都在欣賞從這名動天下的織雲妙手下產生的愛與美。不知何時,青衣少年也來到宴席之中,找了一僻靜之地依牆而站。
“初相見,驚鴻舞,九曲霓裳風雲來。流霞落,清秋冷,妾心願與君相知。花做羽衣香徹骨,雪為肌膚玉化魂。霓裳舞,夢初來,葉落有誰知。塞北江南,神州逛遍。山河斜陽相映紅,淩雲獨立,天涯茫茫,緣起傾心時,隻願與君歌一曲,生死相依不相離。”
琴聲漸漸高亢,突見空中兩條鮮紅的緞帶直掛而下,一人淩空而下,手執兩把短劍,一身紅衣尤為耀眼,也不見如何動作,突然手中短劍化為千萬劍影,猶如日月起灰,卻又突然和樂而收,正如杜甫詩言一般:“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樂曲已至高潮,青衣少年卻聽到隔桌之人的竊竊私語,“堂兄,這趟長安之行你來對了,不僅聽到霓裳羽衣舞,還看到公孫劍舞,天下三絕一下經曆了二絕,也不枉此行,可惜我不日要離開長安,看不到明日的淩雲紫電的決鬥了”位置上一個形容憔悴之人悄悄說道,坐他旁邊的是一個略微有些發福的中年人“真卿,不要這麼說,你隻是暫離朝堂之上,不日便回長安,再說,實在不行我向皇上請奏,讓你回常山也可以。”
被換做真卿的中年人端起酒杯,一口而盡,淒笑到:“堂兄,你以為我還能回去,現在這種形式下,楊國忠和太子爭權,皇上沉迷貴妃美貌不像以前那樣勵精圖治,高力士雖然替國著想,也是一個沒頭腦的庸才。這不,高將軍前麵才吃了一個敗仗就被召回朝廷,俘虜大食國國主又如何?這個朝廷,唉”發福的中年人臉上現出凝思之色:“聽說這一次皇上召安將軍,高將軍和哥舒將軍進京,誰知道是什麼事。明天淩雲劍又會和紫電劍在朱雀樓一戰,你說怎麼什麼事都集中在一起發生,莫非......”“別胡說”那個叫真卿的中年男子一把截斷了話題。
此時樂曲也接近尾聲,公孫劍舞也將收勢,突然聽到刺啦啦的一聲“他奶奶的,邊令誠,你別得寸進尺。”話音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說話的魁梧大漢身上,大漢還準備說下去,旁邊一個身披將甲的漢子一把拉住魁梧大漢“老李,安靜,這兒這麼多人呢”“人多怎麼了,人多我就不能罵邊令誠這個龜孫了?老段,你倒是說說,這個家夥就一監軍,怛羅斯的時候他在後方待著,我們在前麵拚命,憑什麼他憑什麼和高將軍平起平坐”
那姓段的漢子一看大家都在看那魁梧漢子,邊誠令那家夥擺著看好戲的姿態頂著自己,不由得怒上心來“李嗣業,不要給臉不要臉,這麼多人看著,瑩姑娘和李姑娘難得來一趟,你非要攪了雅興才甘心?”這番話一出,眾人的怒火倒也平息了一些,李嗣業卻不高興了,揪著姓段的漢子的衣襟罵道:“他奶奶的段秀實,你不幫老子就算了,還罵起我來了,這鳥曲鳥舞有什麼好的,我就不愛看”
話音未落,隻聽見一聲冷哼,李嗣業頓時跳起來了,他奶奶的,誰哼的站出來,老子不把你打殘了我爬著出這個門。“螢火之光,也敢於日月爭輝”一個人振衣起身,嘲弄的看到,周圍已經有人開始驚呼“紫電神劍”,卻見那人一聲紫衣,劍鞘卻如閃電一般亮白,不染一絲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