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情緒波動過後,太上老君及釋迦摩尼也是考慮起了這李道虛在被化入世界法則構架之前遺留下的建議。
此刻的兩人明白了為何之前楊戩甚至對於講出這條意見都有些猶豫不決了,雖然李道虛言及他的一尊分身統治了一方域外世界並將其中的地人三道意誌都融入了其中,但是除了李道虛自己之外未曾有一人探查知曉其所統治的世界到底何如,能否真的和道鴻鈞以盤古大神開辟的洪荒世界為基而開辟的三千世界體係位列同層次。
需知世界之前一個層次的高下之分對於執掌世界的修士所能夠給予的加持都是差地別的,而不論是盤古大神所開辟的洪荒世界及道鴻鈞所發展開創的三千世界體係,在根底及層次上絕對是混沌最強最高的。
即便太上老君及釋迦摩尼未曾前往過其他域外世界,對於這個認識也是異常明晰的。
其次,就算李道虛所統治的那番世界當真是處於了三千世界體係的同一層次,能夠在強行與三千世界體係融合之後,讓李道虛的分身在爭奪融合世界的權能中徹底限製道鴻鈞關於融合世界的加持,使其在伐逆命聯盟的反攻倒算之中完全隻能依靠自身修為。
可這樣,伐逆命聯盟就真的一定能夠戰勝麵對自中洪荒道中誕生意誌並強行融合了道祖鴻鈞開創了三千世界體係的道鴻鈞嗎?
要知道道祖鴻鈞在一眾數的先神魔乃至寄托轉生於洪荒世界的混沌神魔中脫穎而出,開創仙道、戰勝由混沌時期戰力前十的情欲神魔轉生的魔祖計都羅睺、紫霄宮為有混沌神魔轉世在內的三千紫霄客講道,這可絕對不是單靠道意誌眷顧就能做到的。
即便是盤古元神分化、被公認為洪荒最智賢者的太清道人將自己放在道祖鴻鈞的視角中,都不敢輕言能夠做到如此程度。
見到釋迦摩尼及太上老君皆是沉默不言,楊戩也是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對於師尊李道虛一向敬崇信任,但是在這事關洪荒三界的大事之上卻也沒了絕對的信念。
其實在他知曉自己的師尊曾經趁著道鴻鈞未曾徹底執掌三千世界體係將分身送到了域外世界並做到融合世界地人三道意誌後,便想著既然三千世界體係已然是在道鴻鈞的獠牙之下再難保存,就不要再讓李道虛這尊已然逃出生的分身再趟洪荒這渾水。這樣即便師尊本體沒於洪荒,其意誌也能通過秘法進入分身重生,無需再麵對洪荒這十死無生的危境了。
在兩儀微塵生滅宇宙的時間軸向自然入滅移動了數個刻度後,釋迦摩尼及太上老君總算是將一切都考慮完畢了。
釋迦摩尼率先開口道:“雖然道虛道兄遺留了這道事關其根本的信息,但吾以為當真依靠道虛道兄那融合了某方不為人知域外世界地人三道意誌的分身還是不靠譜,畢竟不論是三千世界體係還是道鴻鈞,實在不是其他混沌神魔開辟的世界或者是一般混沌神魔、先神靈可以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