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段擊再現(1 / 2)

所有連以上的家丁們都參加了軍事會議,會議直到子夜時分方才結束,每一個走出大帳的家丁頭領都是一臉嚴肅,但是從相互對視的眼神中卻又能看到莫名地興奮,明天這一仗不僅對張天遠重要,對每一個張家莊的人也都是一場考驗和洗禮。

東方破曉之時,清脆的馬蹄聲從大道上一頭紮進了安靜的軍營,看到家丁背上插著的三色令旗,連排長們開始自覺的開始整理隊伍,火頭軍們也開始把早就準備好的飯食送到各自的連隊。連長們都自覺的向中軍大帳走去。

“主公,是時候了。”何文星今天也穿了一身鎖甲,文人皮甲竟也有種別樣的英氣。

“是啊,到時候了,擂鼓聚將吧。”張天遠隨手把偵察班家丁送來的情報放在帥案上,係上大紅的披風便帶頭向外走去。張小牛、王俊錦、陳長福和張虎緊隨其後。

三通鼓響,一千八百名家丁已經在校場排列整齊,紅底黑字的張字大旗迎風招展,校場上槍如林刀如雪,鎧甲鮮亮軍威雄壯。

張天遠拔出長刀騎馬在隊列前緩緩跑了一圈,回到中間站定,大吼一聲:“出征,必勝!”便策馬帶頭向營外奔去。各營連排的思想工作已經全部完成,說再多的話也是多餘,所以張天遠幹脆的下達了出擊的命令。袁金秋帶著直屬營的將士們大喊著“必勝”的口號緊隨而行,其他各營按照順序也依次出發。

青縣地處華北平原,地勢平坦,除了城池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天險可守,要想阻止難民北上唯有野戰一途。

軍隊向南行進了兩裏路後,便停下了步伐,在滄州通往青縣的官道兩側擺開了防守陣型。平原地區要想死守一處陣地幾乎使不可能的事情,人家攻不破此處陣地,大不了繞個彎子繼續前進。可是滄州過來的流民卻必須要突破張家莊家丁們的陣地才能進入青縣,如果他們想繞開陣地的話,等來的就必然是張家莊家丁們的銜尾追擊,那樣一來便隻有滅亡一途而已。

張家莊家丁們在陣地前方左右兩側構建了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由壕溝和拒馬組成,隻在軍陣的中間位置留下了十餘丈寬的通道。壕溝中插滿了削尖的木棍,其實這個時候削尖的竹子是最好的,可惜北方少有翠竹。此次戰鬥張天遠和眾人定下的計策就是防守反擊,先以壕溝和拒馬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並讓敵人盡量集中在中間的十餘丈寬的道路上,讓火銃兵進行遠程集中打擊,再以短兵相接,續之騎兵衝鋒。“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張天遠還是知道的,張天遠不相信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流民在自己的三重打擊下還能夠堅守戰場,戰場上隻要有一個人後退,引起的就將是全軍潰敗。關鍵就是看自己這邊能不能頂住前兩波攻擊。

陣地構建完畢後,偵騎飛馬來報,流民已經到了五裏之外,人數越有四萬餘眾,隊伍淩亂,兵甲全無,手中能夠有一把鐵製武器約有三千多人,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拿著鋤頭鐮刀一類的武器,很多還是手持木棍,行軍速度不快,到此至少還要小半個時辰。

其實此時才是進攻的最佳良機,隻要打掉走在前麵的流民隊伍,後麵的人自然就會潰敗甚至自相踐踏,但是張天遠不想勝的如此容易,一來張家莊的家丁們需要經曆一場正麵取勝的戰役來奠定強軍的自信。二來也需要向青縣乃至整個河間府各方勢力展示一下自己的勢力,震懾宵小。張天遠知道即使在青縣也還是有很多人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即使是家丁們,如果自己現在就拉著他們造反,能夠跟隨自己的也絕對不是全部。

張家莊家丁們身後兩百米的地方已經出現了黑壓壓的人群,那是劉昌平和吳文傑組織的各村青壯,雖然他們也都拿著鋤頭、鐮刀什麼的,但是張天遠並沒有指望他們真正參與到此次戰爭中來,他們隻是張天遠安排的看客而已。

不一會,視野中便開始出現了人群,流民們居然沒有派出斥候,這讓張天遠很是驚訝,難道彌勒教的人就這點本事?

看到張天遠這邊嚴陣以待,擁擠過來的人群開始慢慢停了下來,在彌勒教骨幹的大聲吆喝下,流民們排著雜亂的隊形開始向張家莊防守的陣地衝擊。

“你看,青縣居然已經早有防備,你看對麵這兩千軍伍,裝備齊全,隊列整齊,遠不是滄州衛的那些醃臢貨色能比的,你別看我們這邊有四萬多人,可是一旦發生潰敗就是一場災難,當年的場景你應該有些印象才是,我現在回想起來都是不寒而栗,你知道嗎?當年我殺的最多的人不是官軍,反而是阻礙我逃跑的教中兄弟。我們這樣的人隻能發財,卻無法成事。”楊大年騎在馬上旁若無人地和身邊的鄒慶子說道。二十幾個壯漢圍在他們周圍,將他們與難民們區分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