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姿態做人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你可能也會有這樣一種體會:越是能夠把自己的位置擺得比別人低的人,你越是喜歡找出他的優點;越是把自己看得了不起,孤傲自大的人,你越會瞧不起他,喜歡找出他的缺點。這就是低姿態做人的好處。所以,平時你要謙遜地對待別人,這樣才能博得他的支持,為你的事業奠定基礎。當你以低姿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做事時,就能減少一些衝突,還容易被他人接受。即使你發現自己有錯時,也很少會出現難堪的局麵。
想要在事業上一展才華的人,要記得時機沒有成熟之前,千萬別鋒芒太露。仔細看看周圍的年長同事,他們常與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塵”毫無棱角,言語若此,行動亦然,好像個個都是庸才,誰知他們的才,頗有高於你者;好像個個都很訥言,誰知其中頗有善辯者;好像個個都無大誌,誰知是頗有雄才大略而暫時雌伏者。
但是他們卻不肯在言語上露鋒芒,在行動上露鋒芒,這是什麼道理。因為他們有所顧忌,言語帶鋒,便要得罪人,被得罪了的人便成為將來上升的阻力,成為未來成功的破壞者;行動帶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會成為阻力。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壞者,在這種情形下,你的立足點都沒有了,哪裏還能實現你揚名立身的目的。
柯金斯在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經理時,有一天晚上,公司因有十分緊急的事,要發通告信給所有的營業處,所以需要全體職工協助。當柯金斯安排一個做書記員的下屬去幫助套信封時,那個年輕職員傲慢地說:“那有礙我的身份,我不幹,我到公司裏來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聽了這話,柯金斯一下就憤怒了,但他平靜地說:“既然做這件事是對你的侮辱,那就請你另謀高就吧!”於是那個青年一怒之下就離開了福特公司。但因為他仍聽不進別人的話,所以他跑了很多地方,換了好幾份工作都覺得很不滿意。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過錯,於是又找到柯金斯,誠摯地說:“我在外麵經曆了許多事情,經曆得越多,越覺得我那天的行為錯了。因此,我想回到這裏工作,您還肯任用我嗎。”“當然可以,”柯金斯說,“因為你現在已經能聽取別人的建議了。”
進入福特公司後,那個青年變成了一個很謙遜的人,不再因取得成績而驕傲自滿,並且經常虛心地向別人請教問題。這樣放低自己的態度最終扳回了以前他人對他的成見,也讓上司對他重用起來。
低調的人生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一種隻有少數人才能有的情懷。以低調入世者,因為具備了人性中最具光輝的人格魅力,而頗能伸縮自如,避重就輕。那張永不驕慢、張揚、賣弄的臉讓人感到親切無比,那種平淡、優雅、從容的舉止讓人樂與為伍。因此,即使他們一時有難身邊也不乏援手。所以,他們的生存之路因為有了這些所以走得遊刃有餘,光輝燦爛。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這所佛學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的建院曆史久遠、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學者之外,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佛學院所沒有的。這是一個極其微小的細節,但是,所有進入過這裏的人,當他再出來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承認,正是這個細節使他們頓悟,正是這個細節讓他們受益無窮。
原來孟買佛學院在它的正門一側,又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隻有一米五高,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要低頭而過,否則就隻能碰壁了。
這正是孟買佛學院給它的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所有新來的人,教師都會引導他到這個小門旁,讓他進出一次。很顯然,所有的人都是低頭彎腰進出的,盡管有失禮儀和風度,但是卻可以使人有所領悟。教師說,大門當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夠讓一個人很體麵很有風度地出人。但是,有很多時候,我們要出入的地方並不都是有著壯觀的大門的。這個時候,隻有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麵的人,才能夠出人。否則,有很多時候,你就隻能被擋在院牆之外了。
佛學院的教師告訴他們的學生,佛家的哲學就在這個小門裏,人生的哲學也在這個小門裏,尤其是通向這個小門的路上,幾乎是沒有寬闊的大門的,所有的門都是需要彎腰低頭才可以進去。
要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風順,少遇挫折,彎腰、低頭是最好的人世方式,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一門必不可少的人生功課。而低調做人正是一種必修的人生功課。
無論順境、逆境,低調一點終歸沒有害處。倘若你還未學會低頭、彎腰通過人生的那道門,碰壁就在所難免。而當你在碰壁了之後才學會彎腰、低頭,隻怕通過的時候也已錯過了最好的境遇。因此,不要等到吃虧了才知道該長一智。
尊重一切人,哪怕他遠不如你
尊重是一門學問。懂得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將自信、善良和寬厚播種在他人的心田。尊重別人,是一種理解、一種美德、一種瀟灑、一種坦誠。
因此,要尊重一切人,哪怕他遠不如你。
有一個非常有錢的富翁,但卻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
某日上街,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便擲了一枚亮晶晶的金幣於其破碗內,可是乞丐竟忙於捉虱子而毫不理會。富翁不由得生氣了:你沒看見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不抬頭,答道:“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拿回去。”富翁大怒,於是又丟了十個金幣於碗中,卻不料乞丐依舊不理不睬……
富翁暴跳起來,說:“我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你,你可願意尊重我。”
乞丐大笑:“你將財產給了我,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來尊重你。”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讓別人尊重他,可是,他卻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這是為什麼。不錯,就是因為他不懂得尊重別人。所以說,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先要學會尊重別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在法國巴黎街頭,有一個賣藝的小夥子。他用小提琴拉出一曲又一曲動聽的曲子,吸引了許多行人駐足聆聽。
這個青年來自挪威,不遠千裏來報考巴黎音樂學院,但很不走運,沒有被錄取。在這個大都市裏,他帶來的錢很快就用光了,隻好用自己的所長來掙點錢,聊以糊口。一曲結束,人們紛紛往琴盒裏放錢。
有一個貴族青年正好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從此路過,他看見女朋友對這個拉提琴的很感興趣,而且讚不絕口,心生嫉妒,於是就想羞辱一下這個提琴手。他故意將錢扔在提琴手的腳下,轉身就走。
結果,還沒等他走出一步,小提琴手就彎腰把錢撿起來,喊住貴族青年說:“先生,你的錢掉了。”邊說邊把錢遞過去。
貴族青年不屑地接過錢來,又鄙夷地扔回小提琴手的腳下,不客氣地說:“我已經給你了,這是你的錢。”小提琴手看了看他,旋即鞠了個躬:“謝謝先生的資助!剛才你的錢掉在地上,我為你撿起來了。現在我的錢掉在了地上,也請你幫我撿起!”周圍的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貴族青年羞慚萬分,隻好彎下腰,無奈地將錢從小提琴手腳下撿起,放進了琴盒。
人群中有一個人微笑著點了點頭。他也是被提琴手悠揚的琴聲吸引過來的,看到了事情的整個經過。而他恰巧又是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
不久,他將那提琴手帶回了學院,向院長鄭重推薦。院長給了這個青年一次機會,讓他重考,他最終被錄取了。
這位挪威青年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著名的音樂家。
每個人都有尊嚴,每個人都必須維護自己的尊嚴,同時也要維護別人的尊嚴。尊嚴,是每個人生存的底線。不管社會角色是卑微還是高貴,每個人都’有不可剝奪的尊嚴。彎腰,是出於維護自己的尊嚴。鞠躬,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
生活中,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懂得尊重別人,隻有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學會尊重別人,這樣的人才不失為是一個聰明人。
張老師每年都會受邀參加某單位的雜誌評審工作,他的這個工作報酬雖然不是很多,但確實是一項榮譽。很多人想參加卻找不到門路,也有人隻參加了一兩次,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而張老師年年有此“殊榮”,正是這種“殊榮”讓大家都羨慕不已。
在他年屆退休時,有人問他其中的奧秘,他微笑著向人們揭開謎底。他說,他的專業眼光並不是關鍵,他的職位也不是重點,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請,是因為他很會給別人“麵子”,這顯示出了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張老師對別人說,他在公開的評審會議上一定會把握好一個原則:多稱讚、鼓勵,少批評。但會議結束之後,他會找來雜誌的編輯人員,私底下告訴他們在編輯工作中的缺點。因此,雖然雜誌有先後名次,但每個人都保住了麵子,也正因為他顧慮到別人的麵子,因此承辦該項業務的人員和雜誌的編輯人員都很尊敬、喜歡他,當然也就每年都找他當評審了。他給別人留了麵子,懂得尊重他人,所以一直得到大家的喜歡。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經常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見解獨特,自以為有著超人的口才,於是逮到機會就大發宏論,把別人批評得臉一陣紅一陣白,他自己則大呼痛快。其實這種舉動正是在為自己的禍端鋪路,總有一天會吃到苦頭,這對我們而言沒有一點兒好處。所以說,尊重別人,給別人留一點兒麵子,別人也會同樣尊重你的。
一位作家曾說過,被別人尊重是一種幸福,能夠尊重別人則是更大的幸福。要想做一個幸福的人,就要懂得尊重別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人人都需要別人的尊重與認可,當你主動尊重別人,給人以真誠、溫暖與鼓勵的時候,他們也將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
謙遜謹慎招人愛
為人趾高氣揚,飛揚跋扈,肯定會遭到他人的厭惡,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交朋友。為官者趾高氣揚還會影響仕途的升遷。做人高調,觸犯了這條法則,無異於惹火上身,種下禍根。隻有低調處世,才能在世間站穩腳跟,進而成就自己的一番大業。趾高氣揚,與人對著幹,必定會遭受失敗,雖然別人可能一時不會對你如何,但是長此以往,就算不把你打入穀底,也會阻撓你的前進的步伐。
美國著名的傑出人物富蘭克林的父親對他從小就很溺愛,過於縱容他,對於他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行為,父親也從來不加以訓斥,所以,他一直都是固執己見,從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父親的一位朋友看不過去,有一天,把他叫到麵前,用很溫和的言語規勸他說:“富蘭克林,你想想看,你不肯尊重他人意見,事事都自以為是,誰還願意再聽你那一味矜誇驕傲的言論。你的朋友們都會遠遠地躲著你,免受一肚子冤枉氣,你從此將不能再從別人那裏獲得半點學識。何況你現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實說,還隻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蘭克林聽了這一番話,經過幾番琢磨,終於大徹大悟,深知自己過去的錯誤,決意從此痛改前非,遇人遇事,態度誠懇,言行謙恭。不久,他便從一個被人鄙視、拒絕交往的自負者,變成為到處受人歡迎愛戴的人了。
低調者做人的心態就是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請教,以低的姿態坦誠接受別人的批評與意見,然後加以冷靜地分析,從而悟出為人處世的道理,借此修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
有一位已工作十餘年的老幹部,他向來十分低調,隻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從最初的職員到現在的車間主任,每次他受到領導的表彰和嘉獎時,他都會對領導說:“這不是我一個人榮耀,這是整個集體的榮耀,是整個集體的功勞,我沒什麼可以炫耀的,要嘉獎就嘉獎在座的所有人吧,是他們創造了我們廠的奇跡!”他一直都把榮耀、優越感獻給了別人,因此他一直深受工人們的愛戴和擁護。
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別人的信賴,因為謙虛,別人才認為你不會對他構成威脅。你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老虎麵前莫稱王,魯班麵前莫弄斧。做人不要忘形,趾高氣揚的人目光短淺、胸無大誌。
晏子乘車外出,馬車正好從車夫的家門前經過。車夫的妻子就從門縫裏偷偷地往外看,隻見自己的丈夫坐在車上的大傘蓋下,揮鞭趕著高頭大馬,神氣活現,十分得意。
車夫回到家裏,妻子就要跟他離婚。車夫大吃一驚,忙問什麼原因。
他妻子說:“晏子身為齊國宰相,在諸侯各國中很有名望。可我看他坐在車上,態度卻是那樣謙遜。而你呢,隻不過是給相國趕趕車罷了,卻趾高氣揚,表現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像你這樣的人還會有什麼出息呢。這就是我要跟你離婚的原因。”
車夫仔細琢磨妻子這番話,既受教育又感到慚愧,便向妻子認錯。自此以後,車夫變得謙遜謹慎起來。
車夫的這一變化使晏子感到奇怪,就問車夫原因,車夫把妻子的話如實地告訴了晏子。晏子認為車夫的妻子很有見解,也對車夫勇於改過的態度感到滿意,便推薦車夫做了大夫。
真正的君子就如同晏子,有謙遜的態度,有廣闊的胸懷。和晏子相比,我們中有些人有一點點本事就飄飄然,忘乎所以,結果隻能是自找苦吃。
居功不傲是做人的根本
“居功不傲,知榮守辱”是說一個人有了功勞也不要驕傲;隻有明曉什麼是榮耀,才不會做出自取其辱的事情。
趙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話:"地球就得圍著你轉,你是太陽呀?"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認為這個事情沒有了自己就一定不會成功,那麼你就會有一種驕矜之氣。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少了誰都一樣,一個團隊少了誰也是照樣運轉。
按照係統論的觀點,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隻能存在於一個係統之中。有些人往往忽視這一點,他們在爬到一定高位時,不是居功自傲,便是矜才使氣、盛氣淩人。想一想宇宙之大、人際之繁,一人之功、一己之才算得了什麼?更何況每一個人的"功"和"才"都是踩著別人的肩頭摘得的。所以,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東漢名將馮異,品格高潔、才能出眾,在中國曆史上傳為佳話,至今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榜樣。馮異馳騁沙場幾十年,戰功累累,是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時的傑出統帥,但每次戰役結束後,諸將並坐論功時,他為了避功,把封賞讓給部下,常常獨坐在大樹下讀書思過,因而軍中稱他為"大樹將軍",他有帥才,卻從不使氣,雖戰功赫赫,卻仍低調做人。
更始元年,大司馬劉秀率王霸、馮異等將領曆經艱險,攻克邯鄲,擒斬王郎,平息叛亂。馮異在邯鄲之戰中,千方百計克服種種困難,連夜為夜宿河北曉陽地區的大軍籌措糧秣,熬煮稀豆粥,使將士饑寒俱解,恢複戰鬥力。
劉秀率軍行至南宮時,正逢大雨滂沱,寒氣逼人,又是馮異四處奔波,取薪燃火,供將士取暖烘衣,送上熱氣騰騰的麥飯,使官兵衣幹腹飽,重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