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各位讀者閱讀,特意介紹一下書中境界的劃分。書中境界共分四境八大階,踏盡可登天。
第一境是修身境,分為‘煉精’‘化氣’二階。一境修成則爐鼎完足,退病非凡,此時已有微弱神通。修至一境有色欲之劫。此劫不以字麵理解,所謂色欲既知欲而控欲,破劫隻要是有堅定向道之心,向道而有節製,不因欲而廢則此劫可過。
第二境是養神境,分為‘煉氣’‘化神’二階,二境修成則神魂顯現,初窺玄妙,修為到此神通具足,世間宗門弟子大多在此境徘徊,修為至此閉關苦修已經無益,是以世間宗門弟子到此境紛紛下山入世而修。修至第二境因多為紅塵所擾,所以劫數也凶險萬分,一個不慎則有身滅之災。此境之劫有二:
其一為魔境劫,與行走定境中有種種心魔拷問,一著不慎則有道毀之危,此境需修者心誌堅定,紅塵外念不染則魔境不起,此劫也就渡過。初看魔境界可能與第一重的色欲劫相似其實不然,色欲劫源自本心,乃是己念之劫,而魔境劫則是受紅塵果業所擾,是為外念之劫。
其二為身受劫,此劫凶險不可測,全憑應劫之人個人因果機緣,有人行於紅塵不沾因果,則此劫平淡可過,再有人初涉紅塵則沾染無邊紛亂殺伐,則此劫凶險萬分。修行既是修於行止,此劫正是印證修者紅塵行止,此入世之劫,緣起應劫者身入紅塵而受,是以叫做身受劫。
第三境是至虛之境,又稱真人境,分為‘煉神’‘返虛’二階,四境中第一境修養爐鼎氣血,第二境以氣血養自身神魂,到了第三境煉神之時則褪去神魂之陰,化陰神為陽神,領悟出神入化之妙,煉神之境已是世間宗門弟子至極。煉神之後又返虛,陽神可脫離肉身之限,可悟世間渺渺天道,達至返虛已有真人之稱,一般宗門已可奉上長老之位,列入世間真正的高人之列。
若說前兩個境界所修為法,則到第三個境界之後所修所悟則為真正的道。由化神至煉神中間有一劫,名為妄心劫(妄心二字甚是玄妙,不才隻好原樣借用)所謂妄心者實仍為修者心中之念,與色欲、魔境之念不同,後者為修道之果,前者為修道之因。隻有明了聞道本心,化妄心為願心才能破妄而出,而此妄境實為褪欲之法。而破妄之法有二,一為以己心合妄心,一為以妄心合實境,此為善惡之分。
而煉神至返虛中間則另有一劫,名為虛空劫,此劫不因行止而變,曆此劫者,一身修為仿似散盡,周身一法不起,仿似虛空。是以世間弟子修行至此境都會被師門叫回閉關突破,以防弟子在外曆劫時受意外而折。而此劫能否渡過全靠修者一顆知常心,是以有言: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
第四境為合道之境,此為世間法的盡頭,修行至此已得飛升之道。此境分‘煉虛’‘合道’二階,煉虛之境修至,世間以無法可依,修者也當曆天刑雷劫,洗去一世業力因果糾纏,劫過則洗去肉身爐鼎,脫離凡胎之限,得塑仙身,其人已可飛升脫離一界之限,而合道之境,則是參悟世間法的極致,多為業力深重之人,恐殞身於天劫之中才會修至合道境才謀求飛升。
其上所述是為本書境界體係,書中境界以此為本。關於異心者修行異同之處文中自會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