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寫下一章《幸南台較射》,資料都已查好,但是今天不行了。下章福臨和貞兒有一場很重要的對話外加回宮時候的一次意外,還是重頭之重,慌忙之間寫不好的,本著對文也對大家負責的態度,小樂我就旅行回來再一一獻上了~
真的很舍不得我家貞兒,我要八天見不了她,她要八天見不了你們。還有五個小時,我就出發去北歐進行我的北歐三國八日窮遊~三國分別是芬蘭,瑞典,挪威一路直達北極圈以內,“雪之女王”的拉普蘭德還是很誘惑我的~聽說那裏能坐狗拉雪橇,睡小木屋,蒸特色桑拿,烤篝火,做一回地地道道的愛斯基摩人,沒準兒還能看到白白胖胖的北極熊呢!
這次旅行應該能帶給我一些新的美麗靈感,回來之後就加緊步伐好好寫文,大家千萬別忘記小樂,小樂不是棄坑,是找靈感去了~~~hoho~
下麵獻上大清入關第一位皇帝愛新覺羅&8226;福臨的年表,文言的是從他親政那年算起,白話的是從登極算起,我天天都會看,希望大家也能看看這個好東西。紀念我最喜歡的福臨。崇德八年(1643年癸未明崇禎十六年)
正月太宗有病,命和碩親王以下,副都統以上,詣堂子行禮。
八月太宗坐逝於寢宮清寧宮,無疾而終。禮親王代善及諸王文武群臣定議,擁立太宗第九子福臨為嗣皇帝,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政,明年改元順治。福臨於大政殿舉行即位大典。
九月葬太宗於盛京昭陵。
十月上太宗尊諡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順治元年(1644年甲申)
正月順治帝禦大政殿(篤恭殿)受賀,命禮親王代善勿拜。鄭親王濟爾哈朗諭部院各官,凡白事先啟睿親王,而自居其次。
二月祔葬太妃博爾濟吉特氏於福陵。改葬以罪賜死之妃富察氏於陵外。
三月大學士希福等進刪譯《遼史》、《金史》、《元史》。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崇禎帝自縊。
四月固山額真何洛會告肅親王豪格悖妄罪,廢為庶人。晉封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為多羅饒餘郡王。大學士範文程啟睿親王多爾袞往定中原。以大軍南伐祭告太祖、太宗。順治帝命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賜敕印便宜行事。李自成稱帝,大順軍撤離北京,焚毀前明宮殿。一片石之戰,清軍擊敗李自成派出的唐通,掃清了入關障礙,明吳三桂降清,封為平西王。
五月多爾袞率大軍抵達燕京,明文武諸臣士庶郊迎清軍入城。多爾袞進入皇城,居火後餘生的武英殿理事。令官吏軍民以帝禮為明帝發喪。令故明內閣、部院諸臣以原官同滿洲官一體辦事。按製葬明莊烈帝皇後周氏、妃袁氏,熹宗皇後張氏、神宗妃劉氏。明福王朱由崧即位於江南,改元弘光,以史可法為大學士,駐守揚州督師。
六月多爾袞及諸王、貝勒、貝子、大臣等定議遷都燕京,遣輔國公屯齊喀、和托、固山額真何洛會前往盛京迎駕。遷明太祖神主於曆代帝王廟。鑄各官印兼用國書。
七月考定曆法,為時憲曆。以遷都祭告上帝、陵廟。多爾袞諭令,因軍事方殷,新補各官可暫服用明式衣冠。設故明長陵以下十四陵官吏。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勸其主削號歸藩,史可法嚴詞拒絕。始修乾清宮。
八月順治帝車駕到達廣寧,給明十三陵陵戶祭田,禁止樵牧。
九月於紫禁城東南建堂子。順治帝車駕到達通州,多爾袞率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群臣於行宮朝見順治帝。順治帝自正陽門入宮。初定郊廟樂章。奉安太祖武皇帝、孝慈高皇後、太宗文皇帝神主於太廟。
十月順治帝親詣南郊告祭天地,遣官告祭太廟、社稷。以睿親王多爾袞功最高,命禮部建碑紀績。上太宗尊諡,告祭郊廟、社稷。順治帝禦皇極門(後改稱太和門),舉行入關後的登極典禮,頒詔天下,大赦。加封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王,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為和碩英親王,多羅豫郡王多鐸為和碩豫親王,複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定諸王、貝勒、貝子歲俸。定攝政王及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冠服宮室之製。定皇帝鹵簿儀仗。仿照盛京清寧宮之製,定坤寧宮祭薩滿禮。定朝會樂章。定賜宴群臣朝賀大典,內監不得列席。
十一月設滿洲司業、助教,官員子孫有欲習國書、漢書者,並入國子監就讀。罷明定陵守者,其十二陵仍設太監二人,量給歲時祭品。入關內首次祀天於圜丘。
十二月出明府庫財物,賞八旗將士及蒙古官員。以太宗第六女固倫公主下嫁固山額真阿山子誇紮。以何洛會、鞏阿岱分別祭祀福陵、昭陵,告慰進軍關內功成。假冒故明太子案發,誅殺相關人員15人。入關後第一次大規模圈地。
順治二年(1645年乙酉)
正月命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為都統,代豪格征山東。以太宗第七女固倫公主下嫁內大臣鄂齊爾桑子喇瑪思。命房山縣歲以太牢祭金太祖、世宗陵。
二月始修《律例》。諭豫親王多鐸移師定江南,英親王阿濟格征討李自成。
三月始祀遼太祖、金太祖、世宗、明太祖於曆代帝王廟,並定從祀大臣。
四月葬故明殉難太監王承恩於明帝陵側,給祭田、建碑。豫親王多鐸師至揚州,諭南明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降被殺,清兵對城內人民持續進行了十天大屠殺,史稱“揚州十日”。以太宗第八女固倫公主下嫁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達禮子巴雅斯護朗。初行武鄉試。
五月命內三院大學士馮銓、洪承疇、李建泰、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等纂修《明史》。賜諸王以下百官冰,著為令。多鐸師至南京,故明福王朱由崧及大學士逃遁太平,忻城伯趙之龍、大學士王鐸、禮部尚書錢謙益以城投降。命滿洲子弟就學,十月一日赴監考課,春秋五日一演射。定叔父攝政王儀注,凡文移皆曰皇叔父攝政王。免皇後租,並崇文門米麥院。宣詔平定江南捷音。乾清宮修繕竣工,開始修繕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宮(即保和殿)。
六月再次強製推行剃發令,皇太妃逝。發布詔告:清廷興兵,本無意兼並,隻為明清和好;但因李自成興兵導致了明國祚滅亡;清軍自關外整旅入關,乃是代明雪恨……以此來消弭漢族的反滿情緒。並命於十月在江南舉行鄉試,以籠絡漢族士人。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多爾袞親自謁拜孔子廟。
閏六月李自成逃亡湖北九宮山,自縊而死。定群臣公以下及生員耆老頂戴品級。詔諭嚴禁諫官朋黨相爭。定滿洲文武官品級。定諸王、貝勒、貝子、宗室公頂戴式。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建隆武政權,魯王朱以海在紹興建魯王監國政權。
七月享太廟。上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後、太宗文皇帝玉冊玉寶於太廟。設明太祖守陵太監四人,給祀田二千頃。禁中外軍民衣冠不遵國製。清兵進至嘉定,進行三次大屠殺,史稱“嘉定三屠”。
八月以英親王阿濟格出師有罪,降郡王,鼇拜等議罰有差。
十月豫親王多鐸師還,順治帝幸南苑迎勞之。以太宗次女固倫公主下嫁察哈爾汗子阿布鼐。加封和碩豫親王多鐸為和碩德豫親王。
十二月更定朝儀,開始罷內監朝參。
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
正月以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師西征四川。增定俸給之製:最高攝政王年俸銀2000兩,最低驍騎校30兩。鄭成功在福建沿海一帶抗清。
二月罷江南舊設部院,差在京戶、兵、工三部滿漢侍郎各一人駐江寧,分理部務。
三月翻譯完成《洪武寶訓》。賜傅以漸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逝。
四月攝政王多爾袞諭停諸王大臣啟本。修盛京孔子廟。
五月多爾袞貯信符於睿王府。重申嚴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
十月和碩德豫親王多鐸還師,上郊勞之。太和殿、中和殿修繕完成。定皇帝行幸迎送禮。
十一月明唐王朱聿在廣州建立紹興政權。明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建永曆政權。
十二月位育宮修繕完成。定諸王入朝降輿及列朝坐次儀注。鄭成功在海上起兵抗清。
順治四年(1647年丁亥)
正月因輔政鄭親王濟爾哈朗府邸殿堂台基逾製及擅用銅獅銅鶴,罰銀2000兩。定親王世子例,其爵秩視郡王,儀仗照親王例。
三月賜呂宮等進士及第有差。諭京官三品以上及督、撫、提、鎮各送一子入朝侍衛,察才人使,無子者以弟及從子代之。命郊社太牢仍用腥。《大清律》成。停止圈地。
七月加封和碩德豫親王多鐸為輔政叔德豫親王。建射殿(即箭亭)於左翼門外。多爾袞罷鄭親王聽政,隻令豫親王參與。順治帝幸邊外閱武。
十月更定鑾儀衛品級,每級官員各降一級。
十二月禮部尊諭新定服製。定攝政王對皇帝停止行跪拜禮。是年,在京畿大規模圈地。
順治五年(1648年戊子)
正月和碩肅親王豪格師還,衍禧郡王羅洛宏卒於軍,至是喪歸,輟朝三日。
三月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因罪降為多羅郡王。和碩肅親王豪格有罪論死,順治帝以不忍置之於法,幽禁之。尋因激憤死於禁所。
閏四月複濟爾哈朗爵為和碩親王。
六月太廟成。
七月初設六部漢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定諸王、貝勒、貝子、公、公主、和碩格格等應用金器數目。
八月允許滿漢官民互相嫁娶。
十一月祀天於圜丘,以太祖武皇帝配享。追尊太祖以上四世為皇帝,並奉冊寶於太廟。
順治六年(1649年己醜)
正月定內三院官製。
三月輔政和碩德豫親王多鐸薨,攝政王多爾袞師次居庸,還京臨喪。
四月皇太後(即太宗中宮皇後博爾濟吉特氏)逝。
六月英親王阿濟格向攝政王多爾袞爭叔王銜,論其為驕妄罪並禁議部事。
十二月多爾袞妻元妃死,令兩旗牛錄章京以上官員及妻皆衣縞素,六旗牛錄章京官員以上皆去纓。
順治七年(1650年庚寅)
正月多爾袞納肅親王豪格妻。
二月上太後諡為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盛文皇後,合葬昭陵。
五月多爾袞至連山親迎朝鮮國之女,是日成婚。
七月順治帝幸攝政王多爾袞府邸。
十一月攝政王多爾袞有疾,獵於邊外。
十二月初九日,攝政王多爾袞逝於喀喇城。順治帝親自祭奠於郊外,臣民為其服製。收攝政王信符,貯藏內庫。尊攝政王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議英王阿濟格罪。順治帝親政。
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
正月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謀亂,幽禁之。十日,禮部上順治帝親政儀注,十二日,順治帝親政,禦太和殿。十七日,聘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女。二月將行大婚典禮,吳克善擬送女進京,順治帝不允。停山東臨清燒製宮殿用磚。追尊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祔於太廟。移內三院於紫禁城。二十三日,定皇太後、皇後及諸妃衣冠製度。
二月上昭聖慈壽皇太後尊號。蘇克薩哈、詹岱、穆齊倫首告攝政王多爾袞逆節皆實,籍其家,誅殺其黨羽;追罪多爾袞,削其尊號及其母妻追封,撤廟享。
閏二月幽禁阿濟格於別室,籍其家。定阿附多爾袞諸臣罪,剛林、祁充格俱獲罪。
三月命諸王、貝勒、貝子分管六部、理藩院、都察院事。定王公朝集例。定齋戒例。許滿洲、蒙古、漢軍子弟科舉,以甲第除授。
四月遣官祭祀嶽鎮海瀆、帝王陵寢、先師孔子闕裏。定元旦、冬至、皇帝萬壽為三大節及其儀注。定諸王大臣陪祭、扈從、接駕、送駕儀注及駕出巡幸,別造香寶隨行,並鑄扈從各印,加“行在”二字。
六月定諸陵壇廟祀典。詔明神宗陵如其他十二陵,以時致祭,設守陵戶。命修繕祖陵,設守陵戶,定祭禮。複朝日、夕月禮。定皇後大婚儀及皇後儀仗製。
八月定順天府鄉試滿洲、蒙古為一榜,漢軍、漢人為一榜,會試、殿試如之。戊午,冊立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親王吳克善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後。
九月定朝儀。改承天門為天安門。建朝日壇於朝陽門外,夕月壇於阜成門外。
十月賜阿濟格死。封肇祖、興祖陵山曰啟運山,景祖、顯祖陵山曰積慶山,福陵山曰天柱山,昭陵山曰隆業山。
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
二月頒布六諭碑文於天下。加封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叔和碩鄭親王。
三月罷諸王、貝勒、貝子管理部務。賜滿洲、蒙古貢士麻勒吉,漢軍及漢貢士鄒忠倚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四月定諸王以下官員輿服製。允禮部議,一月三朝,春秋一舉經筵。定常朝儀注。設宗人府官。
五月更定詹事府官品級。定皇後、皇妃納采禮製。
七月定名皇城北門為地安門。
八月更定王公以下婚娶禮。
九月更定王以下祭葬禮。幸太學釋奠。擬定親往外邊迎達賴喇嘛。
十月尊太宗大貴妃為懿靖大貴妃,淑妃為康惠淑妃。
十二月順治帝於南苑召見五世達賴喇嘛。每旗設宗學,凡未受封宗室之子十歲以上均可入學。
順治十年(1653年癸巳)
正月諭令改變僅有滿臣奏事的局麵,此後,凡章奏,令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更定多羅貝勒以下歲俸。順治帝閱讀《通鑒》,問大臣曆史上的各個聖明之君誰最優,陳名夏以唐太宗對,而順治帝以為明太祖的各種立法可垂永久。
三月幸南台較射。賜太常卿湯若望號通玄教師。命各部院奏事停用綠頭牌。
四月親試翰林官成克鞏等。陳名夏事件發生,28名漢官遭到訓斥。
五月追封舒爾哈齊為和碩親王,額爾袞、界堪、雅爾哈齊、祜塞為多羅郡王。
六月追封塔察篇古、穆爾哈齊為多羅貝勒。慈寧宮成。增置內三院漢大學士,院各二人。設立十三衙門,諭戒宦官幹政,所設太監級不過四品。
七月以皇太後諭,發內廷節省銀八萬兩賑濟遇水災民。
八月以太宗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平西王吳三桂子吳應熊。二十四日諭內院,查曆代廢後事例具聞。二十六日,諭禮部,以皇後為睿王所定,未經選擇為由,廢除皇後為靜妃。二十七日,諸臣上疏,廢皇後之事要慎重詳審。
十月命大學士、學士於太和門內更番入值。初六日,諸王大臣會議,應於滿洲官民、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選立皇後。是年,定諸王授爵以素行為封號,定親王一子封世子,嗣親王;郡王一子封長子,嗣郡王;輔國公一子授輔國公;奉恩將軍子孫世襲罔替。
順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
正月罷織造官。
二月朝日於東郊。始行耕耤禮。定每年仲春亥日行耕耤禮。
三月皇三子玄燁(即康熙皇帝)生。以多羅慧哲郡王額爾袞、多羅宣獻郡王界堪、多羅通達郡王雅爾哈齊配享太廟。
四月以皇太後命,停命婦更番入侍後妃舊例。
五月定皇後、嬪妃、親王福金、固倫公主以下,輔國公夫人以上之頂珠服飾例。幸西苑,賜大臣宴。
六月立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後。停宗室子弟習漢字諸書。定鑾儀衛製度。
十二月和碩承澤親王碩塞薨。
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
正月修《順治大訓》。纂《資政要覽》,順治帝親寫序文。以修建乾清宮、景仁宮、承乾宮、永壽宮,遣官告祭天地、太廟。
三月頒布重視文教上諭。設日講官。
四月詔修《太祖聖訓》、《太宗聖訓》。
五月鄭親王濟爾哈朗逝。
六月封博果鐸為和碩莊親王。命名宮禁為紫禁城,後山為景山,西苑南台為瀛台。命內十三衙門立鐵牌,嚴禁內監幹政。
九月定武會試中式者殿試如文進士。
十月定纂修《玉牒》之製。
順治十三年(1656年丙申)
正月修《通鑒全書》、《孝經演義》。
三月初幸瀛台。
閏五月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及景仁宮、永壽宮、承乾宮、鍾粹宮、儲秀宮、翊坤宮修繕完成。
六月諭善待滿洲包衣家人。
七月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逝。順治帝開始移居乾清宮。
八月承皇太後訓示,編《內則衍義》書成,順治帝親寫序言。
九月追封和碩肅親王豪格為和碩武肅親王。諭禮部,晉內大臣鄂碩之女賢妃董鄂妃為皇貴妃。
十一月興京陵成。
十二月冊內大臣鄂碩女董鄂氏為皇貴妃,頒恩赦。加上皇太後尊號為昭聖慈康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後。命禮部籌建奉先殿。準開玉牒館纂修《玉牒》,每十年一開館。定三年舉行一次大閱禮。
順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
正月祈穀於上帝,以太祖武皇帝配享。諭令停止八旗舉行鄉會兩試。
二月祭社稷。
三月奉太宗文皇帝配享圜丘及祈穀壇。以太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配享方澤。以配享禮成,大赦天下。順天、江南等地發生科場舞弊案。
四月設置盛京奉天府。
九月初禦經筵。
十月以開日講祭告先師孔子於弘德殿。幸南苑。始行閱武。修孔子廟。昭事殿、奉先殿成。召見海會寺僧憨璞聰。
十一月奉先殿修成,奉列朝帝後神位,定元旦、冬至、萬壽、冊封、月朔望,奉帝位於前殿,帝親行禮。
十二月以皇太後疾愈,賚旗兵,賑貧民。
是年編製《賦役全書》
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
正月因皇後於皇太後病中有失定省之儀,命停其箋奏,隻存皇後之號,冊寶照舊。順治帝親試丁酉科順天舉人,考場設在太和門,以滿兵監視。因皇太後病愈,下詔大赦。停祭祀堂子。因皇太後病愈,祀圜丘,祀方澤,祀太廟社稷。
二月因內監交接外廷,命內大臣嚴訊。
三月提審內監吳良輔交結外官,受賄鑽營,擬斬。追封科爾沁巴圖魯王女為悼妃。追封皇四子為和碩榮親王,建墳園如製。
五月裁撤詹事府。
六月停諸王以下孀居福金歲給俸祿銀米,照八旗孀居命婦例各半俸一年。
七月改內三院大學士為殿閣大學士。設翰林院及掌院學士官。
九月以內院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金之俊為中和殿大學士,額色黑、成克鞏為保和殿大學士,蔣赫德、劉正宗為文華殿大學士,洪承疇、傅以漸、胡世安為武英殿大學士,衛周祚為文淵閣大學士,李霨為東閣大學士。
十一月定宮中女官員額品級。
順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
二月以雲貴蕩平,命今秋舉行會試。
五月發內帑銀三十萬,以其半賑濟雲貴貧民,一半當作兵餉。
九月尊興京祖陵為永陵。
十一月順治帝獵於近郊,先後次湯泉、三營屯。遣官祭祀明帝諸陵,並增陵戶,加以修葺,禁止樵采。
十二月定世職承襲例。加公主封號。
順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
正月京師文廟成。以禦極十七年以來,天下未治,下詔,本年正月祭告天地、太廟、社稷,抒忱引責,自今而後,元旦、冬至、壽令節慶停止所上表章,並頒恩赦。
二月定每年孟春合祭天地日月及諸神於大享殿。諭禮部:“向來孟春祈穀禮於大享殿舉行,今既行合祭天地日月於大享殿,以後祈穀於圜丘舉行”。
三月諭禮部:“朕載稽舊製,歲終祫祭之外,有奉先殿合祭之禮。自後元旦、皇太後萬壽及朕壽節,合祭於奉先殿。其詳議禮儀以聞”。定王、貝勒、貝子、公妻女封號。更定王公、侯、伯以下,章京以上盔纓製。
六月始命翰林官於景運門入值。增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於曆代帝王廟。罷遼太祖廟祀及宋臣潘美、張浚從祀。以祈雨步至南郊齋宿。祀天於圜丘。命修舉天下名山大川、帝王聖賢祀典。以順治帝之兄承澤親王碩塞之女撫養宮中,封為和碩順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
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妃薨,輟朝五日,以宮女多人殉葬,喪禮逾製。二十一日,追封董鄂妃氏為皇後。
九月十日,火化董鄂妃。幸昌平,觀故明諸陵。
十月大覺禪師玉林琇勸阻順治帝削發為僧。
順治十八年(1661年辛醜)
正月初二日,順治帝患痘,病危。召原任大學士麻勒吉、學士王熙起草遺詔。初七日,逝於養心殿。遺詔中對十八年的朝政進行檢討,共有十四項罪責。遺詔立第三子玄燁為太子,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四大臣輔政,輔佐年僅八歲的幼帝。初八日,遣官頒行遺詔於全國。初九日,玄燁即皇帝位。
二月移順治帝梓宮於景山壽皇殿。裁撤十三衙門。誅殺內監吳良輔。設立武備院,專門製作收藏宮中所用軍械及陳設器物。詔令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隸內務府。
三月為順治帝上尊諡“章皇帝”,廟號“世祖”。
四月以一等阿達哈哈番侍衛傅達理隨葬順治帝,予祭葬,諡忠烈。鄭成功收複台灣。江南蘇、鬆、常、鎮四府發生奏銷案。
六月罷內閣,複內三院。
十一月康熙帝親祀於圜丘。世祖章皇帝升祔太廟。
十二月平西王吳三桂率大軍入緬,緬甸人執明永曆帝朱由榔以獻。宗人府進《玉牒》。
是年為防內地民眾與鄭成功抗清勢力聯係,實行海禁,勒令江南、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居民分別內遷三十裏至五十裏,並盡燒船隻,片板不準下海,此即“遷海令”。文言:
八年春正月己酉朔,蒿齊忒部台吉噶爾馬撒望、儲護爾率所部來歸。辛亥,以布丹
為議政大臣。甲寅,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謀亂,幽之。其黨郡王勞親降貝子,席特庫等論
死。乙卯,以蘇克薩哈、詹岱為議政大臣。丙辰,罷漢中歲貢柑及江南橘、河南石榴。
戊午,罷諸處織造督進官役及陝西歲貢羢褐皮革。命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子多爾博襲爵。
己未,罷臨清歲造城磚。庚申,上親政,禦殿受賀,大赦。詔曰:“朕躬親大政,總理
萬幾。天地祖宗,付讬甚重。海內臣庶,望治甚殷。自惟涼德,夙夜祗懼。天下至大,
政務至繁,非朕躬所能獨理。凡我諸王貝勒及文武群臣,其各占忠盡職,潔己愛人,
利弊悉以上聞,德意期於下究。百姓亦宜鹹體朕心,務本樂業,共享泰寧
之慶。”孔有德克桂林,斬故明靖江王及文武官四百七十三人,餘黨悉降。壬戌,
罷江西歲進龍碗。丙寅,以夏一鶚為江西巡撫。丁卯,升祔孝端文皇後於太廟。追尊故
攝政王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祔於太廟。移內三院於禁城。己巳,以伊圖為議政大臣。
免安州芝棉稅。丁醜,複封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為和碩親王。以鞏阿岱、鰲拜
為議政大臣。戊寅,以巴圖魯詹、杜爾瑪為議政大臣。
二月庚辰,進封滿達海為和碩巽親王,多尼為和碩信親王,羅可鐸為多羅平郡王,
瓦克達為多羅謙郡王,傑書為多羅康郡王。更定錢製,每百文準銀一錢。辛巳,免朔州、
渾源、大同荒賦。癸未,羅什、博爾惠有罪,論死。上欲宥其死,群臣執奏不可,遂伏
誅。戊子,上昭聖慈壽皇太後尊號。己醜,大赦。免汶上等五縣六、七兩年災賦。辛卯,
罷邊外築城之役,加派錢糧準抵八年正賦,官吏捐輸酌給議敘並免之。癸巳,蘇克薩哈、
詹岱、穆濟倫首告故攝政王多爾袞逆節皆實,籍其家,誅其黨何洛會、胡錫。甲午,免
山西荒賦。戊戌,封貝勒嶽樂為多羅安郡王。己亥,暴多爾袞罪於中外,削其尊號及母
妻追封,撤廟享。庚子,調陳泰為吏部尚書,以韓岱為刑部尚書。辛醜,上幸南苑。壬
寅,命孔有德移駐桂林。癸卯,上還宮。乙巳,封和碩肅親王豪格子富壽為和碩顯親王。
閏二月戊申朔,湖南餘寇牛萬才率所部降。庚戌,封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子濟度為
多羅簡郡王,勒度為多羅敏郡王。甲寅,諭曰:“國家紀綱,首重廉吏。邇來有司貪汙
成習,百姓失所,殊違朕心。總督巡撫,任大責重,全在舉劾得當,使有司知所勸懲。
今所舉多冒濫,所劾多微員,大貪大惡乃徇縱之,何補吏治?吏部其詳察以聞。”調黨
崇雅為戶部尚書,金之俊為兵部尚書,劉餘祐為刑部尚書,謝啟光為工部尚書。免祥符
等六縣七年災賦。乙卯,進封碩塞為和碩承澤親王。諭曰:“榷關之設,國家藉以通商,
非苦之也。稅關官吏,擾民行私,無異劫奪。朕灼知商民之苦。今後每關設官一員,悉
裁冗濫,並不得妄谘勤勞,更與銓補。”丙辰,諭督撫甄別有司才德並優兼通文義者擢
之,不識文義任役作奸者黜之,吏部授官校試文義不通者除名。己未,總兵官許爾顯克
肇慶、羅定,徐成功克高州。禁喇嘛貢佛像、銅塔及番犬。壬戌,幽阿濟格於別室,籍
其家,削貝子勞親爵為庶人。乙醜,大學士馮銓、尚書謝啟光等以罪免。諭曰:“國家
設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朕親政以來,屢下詔令,嘉與更始。乃
部院諸臣因仍前弊,持祿養交。朕親行黜陟,與天下見之。自今以後,其淬礪前非,各
盡厥職。若仍上下交欺,法必不貸。”丙寅,諭曰:“各省土寇,本皆吾民,迫於饑寒,
因而為亂。年來屢經撲剿,而管兵將領,殺良冒功,真盜未殲,民乃荼毒,朕深痛之。
嗣後各督撫宜剿撫並施,勿藉捕擾民,以稱朕意。”丁卯,孔有德克梧州、柳州。戊辰,
大學士洪承疇兼都察院左都禦史,陳之遴為禮部尚書,張鳳翔為工部尚書。己巳,裁江
南、陝西督餉侍郎,淮安總理漕運侍郎。庚午,固山額真阿喇善等剿山東賊。壬申,免
涿、良鄉等十三州縣圈地。乙亥,定阿附多爾袞諸臣罪,剛林、祁充格俱坐罪。丁醜,
諭曰:“故明宗籓,前以恣行不軌,多被誅戮,朕甚憫焉。自後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誠者,
有司禮送京師,加恩畜養。鎮國將軍以下,即其地占籍為民,各安厥業。”免宛平災賦。
三月壬午,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以罪降郡王。癸未,命諸王、貝勒、貝子
分管六部、理籓院、都察院事。乙酉,湖南保、靖、永順等土司來歸。丙戌,免武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