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1 / 3)

省紀委、市紀委一行25人,在長鋼工作了一個星期,調查長鋼職工反映強烈的廉政與腐敗問題,也包括長鋼衛生係統的熱點問題,他們剛離開,省衛生廳黨組書記向冰、廳長饒賢傑一行15人又來到了長鋼,除了省廳原八位領導外,還帶來了七位博士生、碩士生,其中有一位竟聘的老碩士副院長去外地考察工作去了不能來,他們分別來自長江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三位博士生導師,還有四位來自省、市人民醫院博士生和老碩士生,長江醫學院三位博士生都是“海歸”派,他們很想獨當一麵地工作,把自已在國外所學知識報效祖國,考慮附屬醫院人才濟濟,沒法施展他們的抱負,轉而想到生產一線,為一線工人服務。

上午,長鋼黨委楊書記、副經理甘期群、組織部長陸紹中在黨委小會議室接待了向冰一行15人,楊書記講了歡迎向冰書記再次來長鋼指導工作,甘期群也泛泛地講了幾句。向冰書記把7位準備來競爭院領導的同誌一一向楊書記等人介紹,楊書記帶頭鼓掌,並表示歡迎同誌們來長鋼工作。

向冰書記說:“對長鋼所屬醫院進行參砂子,把社會醫院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材進入領導班子。對長鋼醫院進行重組,兼並,引進一批業務尖子,學術帶頭人,參加到各個重要科室工作,我們有些進口醫療器材,還鎖在倉庫裏睡大覺,不會用,再不用就爛掉了,很可惜,醫學院校羨慕不己,另外,長鋼也選送一批年輕有為青年到長江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培訓,這樣采取互補雙贏的方式。”

下麵向冰書記還講了,通過兼並重組,結合長鋼今後發展的方向,長鋼衛生係統逐步剝離出去,再也不吃鋼鐵飯了,與我們提出的兼並重組是一致的,這也不矛盾。

甘期群馬上站起來發言:“兼並兩字聽起來不舒服,刺耳,兼並,我的理解是大的吃小的,好比長鋼前幾年兼並了地方上一批小鋼廠,而我們長鋼衛生係統也將近2000張病床,還不包括幾家礦山醫院,一家也一二百張病床,5000醫務後勤人員,附屬醫院憑什麼兼並我們,哪不成了小吃大?我們不能接受。”甘期群直言不諱的發言,然後掃視一眼大夥,他對他的發言很滿意。會上有人附合甘期群的發言。

饒賢傑也不勢弱,他喝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說道:“兼並兩字聽起來刺耳,不采取,是否可以用重組,重組是合並起來的意思,大家是平等的,甘經理是否可以考慮。”

“這就要分清責、權、利,我們有那麼多醫療器械、醫院麵積也不小等等,還有連家眷加在一起,幾十萬號就醫資源,這就是我們的優勢,都不弱於附屬醫院,差的隻是醫療水平。”

“所以要重組嘛!你們進口那麼多先進醫療器械,令社會醫院羨慕不已,卻不會使用。”向冰笑著說。

饒賢傑接著回顧了過去他在長鋼任人事副經理時期的形勢,他離開長鋼快20年了,50年代,長鋼醫院沒什麼處、院,就是一個醫院,幾個門診部;60、70年代,成立一個衛生處,也隻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80年代衛生處,職工醫院分家了,兩塊牌子兩套人馬,90年代後就是三塊牌子三套人馬,“大家分析一下,我們醫院所謂的改革,本質上發生了什麼變化沒有?沒有,還是死水一潭,所以職工反映,我們的機構改革像“白色泡沫”,白色代表醫院,泡沫看上去很美麗,五顏六色,但是,一吹就破了,所以,職工不賣賬。”

甘期群聽到“白色泡沫”這幾個字,心頭老大不高興,這是對他們前段工作的全盤否定,這是他不能接受的,也是不能容忍的,當然,這也從側麵批判了他的工作,批判他的機構改革的失敗。本來他們之間有些矛盾,都是為邱慶偉和水寅富的問題,當年,饒賢傑是公司人事副經理,甘期群還是個行政處處長,那時候甘期群也沒把饒賢傑放在眼裏,臨離開長鋼時,饒賢傑並沒有提議讓甘期群任人事副經理接他的班,這樣甘期群一直懷恨在心,所以,每次饒賢傑回長鋼,他表現出不冷不熱、酸溜溜的表情。

“說我們的機構改革、體製改革,是什麼“白色泡沫”,我反對。”甘期群有些激動,粗大的脖子根根粗勁暴起。向冰見會場情緒不對,忙對醫政處處長交待,把應聘的7位同誌先到招待所休息,楊書記也分配他的秘書帶他們去招待聽。向冰問楊書記怎麼安排,楊書記說,城北、城南兩家醫院各去三人,按各人專業分配到住院部,另一人分到衛生處,以後商量。甘期群從衛生間出來,見會議室走了好幾人,才知道來的幾位競聘人員準備安排要到各科室熟息情況,省廳的安排完全打破了他原來的計劃,他想讓他的準親家坐上一把手的美夢,是不可能實現了,他遠不是省、市來的幾位競聘者,包括肖永定也不一定能幹過他們。這叫什麼競聘?簡值是來“奪權”,像“特殊時期”一樣,他真的不服氣:“我保留意見。”

“甘經理,你的情緒不對啊!我們的改革你怎麼比作“特殊時期”中的奪權呢?”楊書記心裏不悅地說道。”有意見會後講。”

饒賢傑說道:“泡沫就是泡沫,泡沫總不能說成鮮花吧!我們現在的機構改革,群眾一針見血地指出,叫做換湯不換藥,20年前我在長鋼也是一處一院,20年過去了,現在還是一處一院,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個總字,也沒什麼意義。過去長鋼十多萬職工,醫務人員比現在少三分之一,現在當官的成倍增長,他們願意放棄嗎?改革是要給大多數群眾帶來實惠,而不是隻給少數人帶來利益,更不能隻給那些既得利益者得到更大的利益。”

饒賢傑的講話尖銳、潑辣,甘期群硬是聽不下去了,好像字字句句對著他講的,字字句句敲在他的心口上,這使他坐立不安,他喝了一杯茶,準備反擊他的講話:“你站著說話不腰疼,全國所有鋼鐵醫院就是這個樣子,大同小異罷了,我們能夠搞出什麼新花樣?當年你在長鋼任人事副經理也沒搞出什麼新名堂,不也這樣過。”

這句話很刺痛了饒賢傑,他萬萬沒有想到20年過去了,甘期群對他還有這麼大的陳見,他什麼話也不好說了,表現大度、寬容地說道:“好,今天就不討論這個問題了,我們先去休息了,楊書記。”

“好,大家辛苦了,先去休息。”

按照向冰書記、楊書記的統一安排,競聘的七位同誌分別按各自的專業下到病房去了,有的去了心血管、有的去了腦外科,這些科室都是醫院的薄弱環節,過去這方麵的手術,不是在省市請專家,就是把病人推出去,所以職工反映;大病治不了,小病不願看,占著茅坑不拉屎。還有一位去了衛生處,一切安排停當後。向冰、饒賢傑等人又下基層去了,他們就“重組”、“托管”去征求職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