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清熱,潤肺生津。適用於陰虛發熱,咳嗽吐血及肺痿、糖尿病、便秘、失眠、咽喉腫等。
蟲草燉龜。
原料。
龜1隻,火腿50克,冬蟲夏草3克,蔥、薑、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龜殺後洗淨,用開水汆透,撈出再洗淨;冬蟲夏草洗淨。
(2)將龜肉放入缽內,火腿片、冬蟲夏草放在龜四周;加蔥、薑、料酒、鹽少許,蒸爛後加味精、胡椒粉少許,即可。
功效。
補腎益精,滋陰補血。適用於肺結核、低熱、咯血、便血、心煩失眠、舌紅無苔等陰虛病人。
幹蒸湘蓮。
原料。
湘蓮(蓮子)180克,糯米飯100克,豆沙餡(炒)60克,豬油、白糖、桂花醬、冰糖、食用堿各適量。
做法。
(1)幹蓮子用溫水稍泡後,再把它放入已加食用堿的開水中,(水不宜過多,浸過幹蓮子即可),反複搓洗去掉紅皮,然後用溫水換洗幾次,去淨堿味後撈出,用小刀去掉兩頭的尖,捅去蓮子心,用開水汆煮一下,撈出,放碗內,加開水或白糖少許,蒸到6成爛取出,涼冷待用。
(2)扣碗內抹上豬油,將蓮子(孔向下)碼入碗內,由碗底向上碼完,把冰糖砸碎,撒在蓮子上;在糯米飯中加入豬油、白糖、桂花醬、豆沙餡拌勻,取其大部分放在蓮子上,把碗放入蒸籠蒸1小時(或隔水蒸),取出反扣在盤內即成。
功效。
補腎健脾,養心安神。適用於失眠、心悸、遺精、記憶力減退等。
冰糖桂花蓮子。
原料。
去心蓮子150克,銀耳25克,冰糖200克,桂花鹵少許。
做法。
(1)蓮子用水浸泡,脹發後用溫水泡2、3遍,倒入碗中加入開水,以漫過蓮子為宜,上屜蒸50分鍾左右取出備用;將銀耳放在碗中,用溫水泡軟,待其漲發後,摘去黃根,洗淨,掰成小瓣,上屜蒸熟備用。
(2)取鍋置於火上,倒入清水1500克,加入冰糖、桂花鹵燒開,撇淨浮沫,放入銀耳略燙一下,撈在大湯碗內,然後把蒸熟的蓮子潷去原湯,也倒在湯碗內,將鍋內的冰糖汁澆在湯碗內即成。
功效。
滋陰潤肺,補脾安神。適用於心煩失眠、幹咳痰少、口幹咽幹等症。
八寶飯。
原料。
江米200克,去核蜜棗15克,加工蓮子25克,核桃仁15克,葡萄幹10克,金糕條25克,瓜子仁10克,鬆子仁15克,青梅10克,白糖150克,桂花鹵5克,豬油25克,水澱粉25克。
做法。
(1)江米用清水淘洗幹淨,浸泡10分鍾,撈入開水鍋內煮至8成熟,撈入有屜布的籠屜內,蒸熟後取出,加入白糖50克,豬油、桂花鹵2.5克拌勻。
(2)將棗、青梅、金糕分別切成小丁,核桃仁、葡萄幹、鬆子仁、瓜子仁洗淨,然後取一個大碗,將上述配料(除金糕丁外)分別搭配碼在碗底,把蒸好的江米飯在碗內按平,上屜蒸透,取出扣在大盤內。
(3)取鍋上火,倒入清水300克,加入白糖100克,桂花鹵2.5克燒開,用水澱粉勾薄芡在江米飯上,撒上金糕丁即成。
功效。
養心神,補氣血。適用於貧血、失眠、心悸、虛弱病人食用。
茯苓包子。
原料。
茯苓30克,麵粉1000克,鮮豬肉500克,生薑、胡椒、香油、料酒、食鹽、醬油、大蔥、骨頭湯各適量。
做法。
(1)將茯苓塊放入鍋內,每次加水約250克,加熱煮沸3次,每次煮沸1個小時(以沸開始計時),3次藥汁合並濾淨待用。
(2)把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麵300克,溫熱茯苓水500克,使其發成酵麵團。
(3)把豬肉剁成茸,放入盆內,加入醬油拌勻,再加調料,攪拌成餡。按常法做成包子,上屜用武火蒸約15分鍾即成。
功效。
養心安神,健脾開胃,除濕化痰,利水腫,適用於脾胃虛弱、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四物肝片湯。
原料。
羊肝200克,熟地黃10克,川芎3克,當歸6克,白芍8克,枸杞子10克,墨旱蓮6克,炒酸棗仁6克,胡椒粉1克,味精2克,水發木耳20克,料酒2克,黃花菜l0克,濕澱粉20克,雞湯400克,精鹽6克,醬油3克。
做法。
(1)中藥去淨灰渣,入沙鍋,加清水煎成藥汁,澄清去沉澱;將羊肝洗淨,切成薄片,盛入碗內,加精鹽、醬油、料酒、濕澱粉調勻。
(2)炒鍋置旺火上,加藥汁、雞湯、木耳、黃花菜,木耳煮開後撈入湯碗內;肝片抖散下鍋,湯開時,撇去泡沫,肝片煮熟時,加入鹽、胡椒粉、熟豬油、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
養肝補血,明日安神。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夜盲症、兩目昏花、青盲,心血不足所致之心悸、失眠、健忘以及婦女月經失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