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心腦血管病病理症狀(3 / 3)

青椒拌豆腐幹絲。

原料。

香豆腐幹150克,青椒250克,精鹽3克,白糖10克,香油10克,味精少許。

做法。

(1)把青椒去蒂,去籽,洗淨,切成絲;香豆腐幹切絲。

(2)把青椒絲、豆腐幹絲,分別放在開水鍋中氽透,撈出放入盤中加入鹽、糖、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

豆腐幹含營養成分比較豐富,其中所含的脂肪以亞油酸為主,因而能增強腦血管機能;青椒所含維生素豐富,尤其是維生素C較多,有利血液循環。故此菜,不僅有健腦益智功效,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腦血管意外患者十分適用。

獼猴桃燴水果。

原料。

龍眼100克,荔枝100克,菠蘿100克,獼猴桃500克,橙汁1000克,紅櫻桃50克。

做法。

(1)龍眼罐頭去汁;菠蘿去汁,切小塊;鮮荔枝去殼、去核;獼猴桃洗淨,用小刀片去皮,切小塊。

(2)將以上各料裝入缽內,加入橙汁、紅櫻桃,放入冰箱即可。

功效。

補脾,益胃,健心、肝,常吃能強心益智,補腦、健腦,提高腦組織細胞活力。

丹參雞湯。

原料。

丹參20克,枸杞子15克,肉蓯蓉50克,母雞肉500克,花椒6克,味精2克,紹酒、生薑、食鹽各適量。

做法。

(1)丹參潤透,切片;母雞肉洗淨;枸杞子除雜質;肉蓯蓉先洗幹淨,用少量酒潤透,煎2小時,取出漂洗幹淨,切片,待用。

(2)沙鍋內加入清水,放入丹參燒開,加入生薑、花椒、紹酒、母雞肉,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燉,每隔1小時翻動1次,以免粘鍋。燉至雞肉6成熟時,用幹淨紗布濾去湯中的薑、花椒,再用武火燒開,加入用紗布袋裝好的枸杞子、肉蓯蓉,再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出鍋時加味精、食鹽,調味即成。

功效。

活血祛瘀,滋補肝腎,益精潤燥。適用於肝腎虛損,精血不足,腦血管病,頭痛嘔吐,肢體麻木,煩躁不安,腰膝酸軟,耳鳴等。

丹參紅花羊肉湯。

原料。

丹參、菟絲子、肉蓯蓉、枸杞子各20克,紅花15克,羊肉、母雞肉各500克,紹酒50克,花椒3克,味精2克,豬油30克,食鹽6克,老生薑、蔥白各適量。

做法。

(1)把丹參、紅花、羊肉、母雞肉、花椒、老生薑、蔥白、紹酒放入燉鍋內,先用武火燒沸後,再用文火燉煮,每隔30分鍾翻動一下,防止粘鍋。燒至6成熟時,用潔淨的紗布濾去湯中的花椒、生薑、蔥白,再置火上,將菟絲子、肉蓯蓉、枸杞子用紗布包好,放入湯中,母雞肉(此字左邊為“火”,右邊為“巴”。)爛調好味即成。

(2)將(此字左邊為“火”,右邊為“巴”。)爛的雞肉分裝盛碗,再將原湯倒入碗中,加入味精、食鹽和豬油調味即成。

功效。

益精補髓,活血化瘀。適用於虛損勞傷,腎氣虛衰及腦血管病等。

桃仁山茶芝麻酥。

原料。

桃仁、黑芝麻各20克,鮮山藥250克,白糖50克,素油少許。

做法。

(1)山藥削去皮,切成菱角塊,放入6成熱的油鍋內,翻炸至外硬中間酥軟浮到油麵時,撈出待用;桃仁打碎成屑。

(2)炒鍋置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放入白糖,加少許水,使之溶化,煉至糖汁成米黃色,隨即放入山藥塊、桃仁,並不停地翻動,使山藥表麵蒙上一層糖漿,然後撒上已炒香的黑芝麻,裝盤即成。

功效。

健脾止瀉,潤肺止咳,活血化瘀。適用於脾虛、腦血管硬化等。

桃仁黑芝麻炒蝦餅。

原料。

蝦仁500克,核桃仁150克,雞蛋100克,黑芝麻50克,精鹽、料酒、胡椒麵、玉米粉各適量,花生油少許。

做法。

(1)將蝦仁洗淨,用刀背剁成泥,拌入精鹽、胡椒麵、雞蛋1個,料酒、玉米粉少許,然後製成20個劑子。

(2)核桃仁炒熟壓碎,黑芝麻熟擀碎,兩者拌勻,雞蛋打入小盆內。

(3)將蝦仁劑子用手壓平,蘸上玉米粉,蘸上雞蛋液,兩麵蘸勻核桃仁、黑芝麻,做成蝦餅。

(4)鍋內入花生油燒至5成熱,放入蝦餅,炸成金黃色撈出,油鍋燒至8成熱時,再炸第2遍,立即撈出即成。

功效。

核桃仁同黑芝麻結合食用,可治神經衰弱。此餅常吃可健腦補腎,治療健忘,抗衰老。

健腦核桃粥。

原料。

粳米100克,核桃仁25克,幹百合10克,黑芝麻10克。

做法。

(1)將粳米用水淘洗幹淨。

(2)將洗幹淨的粳米與核桃仁、幹百合、黑芝麻同放砂鍋中,加入適量水上火燒沸,再用小火煮至成粥即成。

功效。

粳米補脾強智,核桃仁補腎健腦,補心益智,黑芝麻補肝腎,填腦髓。諸種原料相配,合成有補虛滋陰、健腦益智功效之品,對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的患者,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