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是完成監測任務的途徑和手段。水土保持監測,應根據有關水土保持技術規範、水土保持試驗規範以及水土保持監測網絡管理辦法和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範、標準中規定的觀測方法和技術標準進行。根據目前的科學技術和開展監測工作的目的要求,監測方法大體分為遙感監測、對比監測和定點監測與抽樣測試結合三種。在實踐中往往將幾種監測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能取得更好的監測效果。
一、遙感監測
遙感監測屬宏觀監測方式,是采取常規監測手段與現代監測技術相結合的監測方法,目前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該方法是選擇數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區,利用現代化遙測技術對其進行水土流失自動監測,自動記錄數據信息、分析水土流失分布、強度變化和植被變化,反映治理麵積及保存率等。與人工監測結果比較,遙感監測可大麵積、周期性地取得可靠數據,並作出預測分析。結合遙感監測,建立適合我國水土流失情況的水土保持地理信息係統(GIS)和相應的數據庫、圖形庫、圖像庫,在計算機係統支持下,結合現代的通信網絡,對獲得的監測信息進行儲存、分析和處理,從而提供各類水土保持信息,滿足各級主管部門和社會用戶的需要。
1.遙感技術在水土保持中的應用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常用的遙感材料主要是航空相片和衛星相片。其應用目的是從遙感圖像上提取地麵信息,再用圖、文字、數字等形式表現出來,為水保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地講,遙感技術可以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麵。
(1)劃分不同的土壤侵蝕類型區;
(2)劃分地貌類型並編製地貌圖;
(3)進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4)劃分植被覆蓋度及其分布情況;
(5)調查地麵組成物質的分布;
(6)編製溝壑密度圖;
(7)調查水土保持措施及分布;
(8)進行水土保持動態監測等。
將上述8個方麵歸納起來,我們既可以從遙感圖像中獲取地圖資料編製圖件,又可獲取外業調查資料。實踐證明,應用遙感技術進行水土保持調查與監測,是一種費省效宏的調查和監測方法。
2.應用遙感資料進行調查與製圖的優越性
(1)宏觀性強MSS和TM衛星相片,每幅包括的範圍是185千米×185千米,SPOT衛片包括的範圍為60千米×60千米,NOAA衛片包括的範圍是2 800平方千米。在這樣大的麵積內,地麵景物同時納入人眼俯視之下,使地麵的許多宏觀現象顯得十分清楚,這對我們劃分土壤侵蝕類型和地貌類型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