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鄉中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鶴、蓑羽鶴等。丹頂鶴,民間稱“仙鶴”,大概來源於“仙人多騎鶴”的古代傳說吧!丹頂鶴全身潔白,雙翼上一團飛羽濃黑如墨,頭頂一點丹紅,端莊秀麗,溫文爾雅,格外惹人喜愛。在紮龍自然保護區內,遊人徜徉在丹頂鶴嬉戲的觀鳥區時,一隻隻美麗的“仙鶴”儼然驕傲的公主,踱著方步,傲慢地走到你的跟前,然後把頭一揚,亮開雙翅,翩翩起舞。有時單腳獨立,翅膀一翼抵地,一翼直指天空,這優雅的芭蕾舞姿,令人賞心悅目。
鶴類是候鳥,每當陽春三月,北方大地複蘇,江河湖泊的冰雪融化後,丹頂鶴便從長江中下遊飛回鶴鄉,開始尋找自己的終身伴侶,在蘆葦沼澤中築巢安家。鶴類雄雌“感情專一”,一般一對鶴一經結成配偶,終身不再離散,為“一夫一妻”製。但最近在這裏發現一樁新鮮事:一隻雄丹頂鶴拋棄了原配,脫離人工飼養鶴群,到野生鶴群另尋新歡。一年後又拋棄“妻子”,再次尋得一配偶,這一反常現象為科研工作提供了新認識。
鶴的壽命很長,通常用“鬆鶴延年”一類詞來比喻人們長壽。但鶴又是早成性鳥類,雛鶴一般3個月後就會飛,4個月左右就能長到和成年鶴一樣高。3~5年性成熟。但在紮龍自然保護區內,有一對人工培養的丹頂鶴,育齡期隻有2年,從而打破了傳統看法,這是一項新的丹頂鶴研究成果。
紮龍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馴養的丹頂鶴,性情更加溫順、可愛,充滿了魅力,現已馴養了100多隻丹頂鶴。中外鳥類專家和遊人,前來紮龍科學研究、觀賞鶴類者絡繹不絕,多數人對此鶴鄉的評價是自然景觀原始,鶴資源豐富,保護區內鳥的種類多,而且靠&城市,交通方便,是世界上少有的鳥類觀賞的自然保護區。
龍沙公園
龍沙公園,位於齊齊哈爾市中心,占地64公頃,是東北地區著名的最大的綜合性城市公園之一。
龍沙公園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當年督疆將軍程雪樓,以“邊境無佳境”為由,把城西軍糧倉庫基地改建成花園,稱倉西花園,又名西花園。園中堆土台,挖水溝,架長橋,築花塢,種花草,植榆樹。又建了八角亭,相國徐菊人親筆題名為“龍沙萬裏亭”。還建了一座大廳,程雪樓題名“衝氣穆清廳”。1907年,園中又修了一座假山,建古式園林閣樓,題名為“望江樓”。以後又在公園西側牆外鑿了一條溝,擬把嫩江水引進園中,修成有山、有水、花草樹木、亭台樓閣齊全的公園。1916年又一次修繕之後,掛上了“龍沙公園”的匾額。後來又修了“觀魚沼”,建了“籌邊樓”,增加了動物園。1930年,在望江樓的南側修了一座三層宮殿式的圖書館,藏書4萬多冊,成為龍沙公園的一大景觀。1940年10月,溥儀“禦巡狩”行至齊齊哈爾,自火車站到龍沙公園望江樓下,十裏黃沙鋪道,以謂黃金鋪地,循路遊園,登望江樓鳥瞰齊市和嫩江風景。
1950年,當地群眾10多萬人參加義務勞動,在望江樓西下坡挖湖建島,修起了5個島,架起3座橋,引進嫩江水,圍成了“勞動湖”。後來又修建九曲橋、映波橋、碧雲閣、澄江閣、垂簷亭、仙鶴亭、濱湖亭、柳蔭亭等古式建築,把20多公頃的勞動湖風光點綴得婀娜多姿。夏天遊湖觀魚,冬天則是天然滑冰場,成為四季皆景的場所。
每逢節日的龍沙公園,是放焰火,舉辦燈會、冰燈、冰雕的場所。每年的元旦、春節期間,都要舉辦五彩繽紛、造型精美的冰景遊覽會,給邊陲重鎮齊齊哈爾和大慶的人民帶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