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構思”與“決定”分開。隻有充分的構思,才會導致理智的選擇。而過早的判斷與定論勢必遏製“想像力”。不應著手於尋求最佳方案,而應極力開拓談判的空間——由各種各樣的建議構成的構思世界。
擴展備選方案。一是讓思維在“特殊”與“特殊”之間穿梭。已提出的某一優良選擇方案,可以促使人們追蹤獲得這一方案的根源,然後再利用這一理論探索出其他的選擇方案;二是從不同專家的角度探討,這樣可產生多種選擇方案;三是擬出不同“強度”的協議;四是改變協議的範圍。可將問題分割,從局部出發,也可以把主題擴大,增強某項協議的吸引力。
尋找雙方有利的解決方法。一是確認共同利益;二是契合分歧的利益。圓滿協議達成的根源在於,雙方所要求的是“不同的”東西而構成共同的利益。
創造對方易於決定的條件。一是“幫助”對手做決定,比如給出對方一定的回旋空間;二是注意“決定”的內容,注意不能太傷害自己的利益;三是多提建議,少施威脅。建議可使對方開拓思維,多想辦法;威脅則會激起抵觸和反抗情緒。
運用讓步的策略
談判過程是利益博奕的過程,需要雙方都做出某種程度的讓步,說到底談判就是讓步的藝術。如果談判的雙方互不讓步或一方始終堅持不作任何一點讓步,談判各方無法達成任何協議,各方利益無法得到滿足,談判必定失敗。因此可以說,沒有讓步,就沒有合作,也就沒有談判。實際上,許多商務談判中,賣方價格的遞減和買方價格的遞升,也就是談判中的讓步,這種讓步——實質上就是雙方積極互動,當然,怎麼個讓步法,這又是一項策略問題。在談判中,對己方來說,讓步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讓步的速度
不要讓步太快,因為雙方等得愈久,愈會珍惜獲得的讓步(這種等待是要讓對方明顯地感到是有希望的),不致得寸進尺。
2.讓步的數額
同等級的讓步是不必要的,如他讓你40%,你可讓他30%。如果他說“你應該也讓40%”,你可以說“我無法負擔40%”來婉言拒絕。一般來說,要先鬆後緊,絕不能先緊後鬆。
3.讓步的原則
絕不輕易讓,更不作無謂的讓步,即每次讓步都要從對方那兒獲得某些相應的回報。但在一些細小或枝節問題上,可首先主動讓步,讓是為了進。當然,有時甚至可以作些對自己沒有損害的讓步。
談判水平高的人一般很能控製自己的讓步分寸,使用的讓步方式,也令你難以揣測。觀察的結果表明,他們比較能夠忍受事物的不確定性,當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他們一般不會輕易地中止談判。
假設有一位美國商人,他準備減價60美元。在談判過程中,他有8種不同的讓步形式,可以達到同一個目的。
第一種讓步形式:[0/0/0/60]
這是一種堅定的讓步方式,讓對方一直以為妥協的希望很少,若是一個軟弱的買主可能早就放棄和賣主討價還價了,而一個堅強的買主則會堅守陣地,繼續迫使賣主作小的讓步。他先試探情況,然後爭取第4期的最高讓步。當然買主必須冒著形成僵局的風險。
第二種讓步形式:[15/15/15/15]
假如買主肯耐心地等待,這種讓步形態將會鼓勵他繼續期待更進一步的讓步。假如賣主能把談判拖得更長些,使讓步形式成為[22/17/13/8]便能使對方厭煩不堪,不攻自退了。
第三種讓步形式:[8/13/17/22]
這種讓步形式往往會造成賣主的重大損失。因為它誘導買主相信“更加令人鼓舞的日子就在前頭”。買主的期望隨著時間越來越長,要求也越來越多。
第四種讓步形式:[22/17/13/8]
這種讓步形式能顯示出賣主的立場越來越堅定。表示著賣主願意妥協,但是防衛森嚴,不會輕易讓步。
第五種讓步形式:[26/20/12/2]
這種讓步形式表示出強烈的妥協意願,不過同時也告訴了買主:所能作的讓步非常有限。在談判的前期,有提高買主期望的危險,但是隨著讓步幅度的減少,賣主趨向一個堅定的立場後,險情也就漸漸地降低了。一個聰明的買主便會領悟到,更進一步的讓步已經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