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知道事情整個經過的人,都會覺得這件事韓兆豐有些小題大做了,可是韓兆豐不僅是小題大做,甚至有些小題“巨”作了,在鍾立回去之後,將這件事的整個經過形成了文字材料,上報給了中宣部,引起了中宣部的高度重視,中宣部在各省的宣傳工作會議上,對常市的宣傳工作提出了批評,尤其是點明批評了常市的市委書記鍾立,認為他不重視宣傳工作,在給宣傳工作拉後腿,這可讓鍾立真的覺得無言以對了。
本來是一件用心做好的事情,到頭來,卻成了冤大頭,不光鍾立覺得委屈,整個常市都覺得憋屈,但是委屈也隻能是委屈,因為他們是上級機關,你是下級機關,你隻能接受,並且不能解釋,鍾立也懶得解釋,是非曲直這種東西,有的時候,還真的說不清楚。
三天之後,鍾立接到了馬老的電話,電話裏告訴他,他的位置可能要動一動了,讓鍾立這段時間把該處理的事情都處理完了。
其實鍾立也知道,這些有針對性的事情出來,他隻是一個預兆,對方是在殺雞給猴看,陳義是省委書記,一把手,要動的難度很大,而他作為正廳級的幹部,要被動起來就相對簡單多了,既然你讓人家吃了虧,有脾氣的人肯定不會隻是惡心你一下,至少也要讓你少掉一塊肉啊。
本來鍾立提前就有了這個想法,他可能會被調到省裏去擔任某個閑職部門的一把手,算是警告了,後來想想可能性也不大,至少蘇省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鍾立作為蘇省的明星書記,當初可是帶著光環上任的,而且上任之後,雖然出了不少事情,但是都圓滿解決了,加上前麵冷兵事件,其實省裏包括韓兆豐都欠著他的人情的,他們不會讓鍾立太難受,因為那樣的話,鍾立對著媒體多說兩句,也會讓他們很難受的。
這個電話是馬老打來的,也就說,這個消息是高層討論的,如果是高層討論,那是不是就意味著說,動一動不一定是平調,還有可能是升職,35歲升任副省級幹部,這光環就更加刺眼了。如果是這樣的話,調到某個閑職的部委,擔任一個沒有實權的副部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問馬老,馬老說具體的地點還沒出來,還在討論當中,他會盡量幫他爭取,但是結果怎麼樣並不知道。
放下電話的鍾立,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誰來接他的班,既然有些事情無法挽回,那對鍾立來說,後麵要做的事情更加重要。
鍾立的想法,是市長曹正濤結伴,這對常市來說是最好的,曹正濤話不多,但是做事絕對靠譜,這一年多的合作關係,已經讓鍾立完全認識了這一點,但是卻還有一個弊端,曹正濤在省裏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