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還是有些政治智慧的,鍾立不得不佩服,省委沒有對金山市下發處理意見,其實也是在對金山市領導班子進行考察,因為涉及的人員太多,如果連根拔起,肯定會影響金山市的穩定,那到底該處理誰,又該提拔誰就成了一個問題,所以林應在跟許榮傑商量了之後,還是決定對金山市采取不理不睬的態度,跳出來的打掉,穩如泰山的,就讓組織部考察一下,辦法雖然笨了一些,但是卻切實有效。
果然不出鍾立的所料,在學習運動結束之後,第一個開刀的,就是政法委書記林海勝。
這個龔啟瑞在金山市被無視期間,屢次跑到省委去送禮,還多次給徐峰的秘書林澤庸送禮,目的當然就是為了討好林澤庸,讓他在他的老爸,省委書記林應麵前多說好話,但是事實上,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新來的省委組織部長魏旭明的關注之下,經組織部提議,省委的第一刀,就砍在了龔啟瑞的身上。
經省委組織部,省委常委研究決定,金山市公安局局長柴明澤擬調任金山市委委員,常委,政法委書記,林海勝不再擔任政法委書記的職務,另有他用。
這個另有他用是個很玄妙的話,他用是高升還是降職,沒有說清楚,隻能去猜,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你好好等著,等哪裏空出來了再給你安排職務。龔啟瑞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後悔得大腿都要敲紫了,誰能想到這次省委來真格的了,以前的一套根本不靈驗了,魏旭明既然是從中央下來的,一定是帶著特殊使命的,隻能怪龔啟瑞沒有看透時局,在那想當然,還真以為這個世界上隻要有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他也不想想,魏家未來的接班人,還真能為那三瓜兩棗動心嗎?
在處理完龔啟瑞之後,蘇省省委召開了一場曆史性的常委會,關於金山市人員任命的問題,這場會議足足開了一天,整整一天,從早晨一直到晚上,鍾立後來從馬其東的口中知道了當時的情景,也是硝煙味十足,刀光劍影不斷,每個常委都想從這次變革中撈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將自己的人穿插到下麵去,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各路人物粉墨登場,甚至很多領導人都接到了中央某些高官的暗示,希望別誰誰誰放到哪個位置上去,金山市,一下從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孤兒變成了香餑餑,誰都想咬上一口。
第二天的時候,第一道任命就下來了,在鍾立的預判中,徐峰估計是要保留位置的,省委不可能在市長缺失的情況下再換市委書記,那樣,對於金山市的穩定也是有副作用的,可是省委偏偏反其道而行,第一個動的就是徐峰。
經省委研究決定,子揚市市委書記常雲龍任金山市市委書記,原金山市市委書記徐峰任子揚市市委書記,兩個鄰居市完成了一把手的交換。
對徐峰來說,其實是有利的,因為子揚市目前經濟上增長很快,大有超越金山市的趨勢,而且子揚市是下一屆主席的故鄉,在政治上一定會受到更多的青睞,徐峰其實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對常雲龍來說,也不是壞事,因為常雲龍身上的政績已經是跑不了了,但是因為擅自參與其他地級市的事務,領了一個記過處分,來金山市,也是對他的懲罰,對於金山市來說,卻是福音,因為常雲龍的性格果斷,做事雷厲風行,正好給金山市目前萎靡不振的政治局勢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從大局上考慮,省委的這個安排是最合理的。
接下來,是關於市長的任命,原安州市常務副市長陳浩調金山市,任市委委員,常委,代市長。陳浩這個人鍾立沒聽說過,但是安州也是跟金山市相鄰的一個城市,經濟規模也不怎麼樣,跟金山市屬於難兄難弟,在整個蘇省都屬於中等經濟水平。
鍾立在任命下發之前就接到了馬其東的通知,關於鍾立,還是有必要動上一動的,因為這次金山市和子揚市的經濟浩劫,歸根結底是鍾立的功勞,雖然不能大肆宣揚,但是這種為全局考慮的意識是要表揚的,說實話,鍾立也是在意料之中,不是因為他多自信,而是省委必須樹立一個有大局意識的榜樣,而且還有一點,他完成了塑料顆粒行業的重組,他跟平民勢力之間的矛盾便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