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打破傳統(2 / 2)

隨後李俠向市委提交了興建花木交易市場的可行性報告,同時計劃在常市某一個鄉鎮推廣苗木種植。

對孫陽來說,這可是大大的好事,兩個億的資金到位,那可是一份實打實的政績,如果能抓在手裏,對於以後的升遷來說,可是太有用了。

於是,在孫陽的親自陪同下,一行人對常市的各個鄉鎮進行了考察,足足進行了半個月,最後李俠代表子雅花木向市裏提議,這個花木交易市場,就放在常市陽湖區秋河鎮。

這可把市裏給樂壞了,也把陽湖區給樂壞了,但是,有個主人公卻不開心了,那就是袁丁之,李俠跟鍾立是什麼關係,很多人不知道,卻也有很多人知道,誰也不會去猜這個李俠怎麼搖身一變,成了大老板,但是袁丁之會,因為跟他的切身利益有關。偏偏一切來的那麼不尋常,越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就可能越不是好事。

鍾立既然跟李俠是老朋友,那麼鍾立知道在秋河鎮馬上要興建冶鋼廠,煉鋼的排放的廢水廢煙廢塵對土壤都是大有影響的,尤其是對種植業,換句話說,種植業跟煉鋼業有著不可調和的發展矛盾,屬於有敵沒我,有我沒敵的那種對立麵。

袁丁之想通了這一節,終於明白了,鍾立開始反擊了,而且反擊的手段很犀利,讓人一點挑不出刺來,讓他真的不知道怎麼下手好。

花木城是鍾立的政績,跟袁丁之無關,何況袁丁之並不要什麼政績,要的是實打實的利益,在花木交易市場上麵,袁丁之應該撈不到半點好處。

之前的所有布局都沒用了,袁丁之想了想,給區委書記劉高打了一個電話。

“劉書記,子雅綠化是鍾立的反擊手段,區裏一定不通過。”袁丁之想,從劉高的角度出發,應該也不會同意。

“鍾立怎麼可能調得動這麼龐大的資金,丁之啊,你也不要聽風便是雨,何況,子雅綠化還沒有選地,你怎麼就知道跟煉鋼廠是衝突的呢?”對劉高來說,煉鋼廠是政績,建立花木市場也是政績,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全部吃到嘴裏是最好的。

話音剛落,劉高的秘書鹿鳴軒走了進來,見劉高在打電話,把一份文件放在了劉高的麵前,隻是看了一眼,劉高便覺得心驚肉跳,資料是子雅綠化遞上來的,顯眼的位置就標明了子雅綠化選擇的花木市場的位置,就是秋河鎮的小賈村。

理由還特別充分,小賈村的位置,靠近238省道,交通便利,靠近個湖,可以興建花木展區,同時可以帶動個湖的開發,而且小賈村土地麵積小,占用農田比較少。

反正就是羅列了一堆理由,目的隻有一個,隻有小賈村的位置,適合興建花木交易市場。

看來,袁丁之的話並不是杞人憂天,劉高對鍾立還算了解,至少在當選鎮黨委書記這件事情上,劉高能夠意識到,鍾立的背後有一隻巨手?,但是他真的沒有想到,鍾立竟然能夠調動這麼龐大的資金來進行狙擊,真的不可想象。

別說劉高覺得不可思議,一開始鍾立也是覺得不可思議的。

主要還是陳眉雪和杜丁丁的身份太逆天了。

這個鍾立,還真是個麻煩事。

在雷恒的事件上,劉高做到了置身事外,但是這件事,他不能置身事外了,因為這是上麵交代下來的任務,何況,還有不少好處,即便不要那個好處,也不能拿政治前途開玩笑,

在所有事情都順著鍾立的思維發展的時候,意外就產生了,而且是一波接著一波,對方開始反擊了,手段也很犀利。

首先,市裏下發文件,關於黨群工作和政府工作區分對待,要求各級黨政部門,切身做好分工,黨政要以不同的思維來對待。到了陽湖區,區委書記劉高立即召開常委會,貫徹學習市委的文件精神,並且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來。

兩天過後,在區委組織部長耿雲的提議上,將原來陽湖區所有黨政不分家的情況重新整合,做到黨群和政務區別對待,換句通俗的話講,就是一個人不能身兼兩職。

鍾立怎麼也沒有想到,為了能順暢地保證煉鋼廠建起來,上麵竟然打破了幾十年以來的傳統,也就是說,他還是一把手,但是鎮長的位置,可能就不是他了。

力度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