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肇基取出小本本和水筆記錄下來,繼續說:“火器體係成熟,將府最新的改革提議,君父如何看?”
高傑這時候已經給手裏的水連珠裝上刺刀,開始試槍,1連5響後很是滿意:“君父,有此利器,蕩平建奴餘孽,3千跳蕩鐵騎足矣!”
朱弘昭聽了笑笑,搖頭:“他們也撐不了多久,35年內西北出軍,你負責蕩平這夥餘孽。”
蒙古8旗殺伐太甚,甚至1路攻入意大裏亞,在弱馬城外耀武揚威,大搶特搶滿意而歸。代價就是殺的太狠,整個奧地利屍橫遍野,爆發了大規模瘟疫。
以至於現在與西夷的貿易也強製停下,定遠軍團以葡萄牙為據點,1邊幫西班牙訓練常備軍以對抗法蘭西,1邊開始攻略英倫,已經占據愛爾蘭。
不涉足西夷內部,攻下英倫後9準備移民。下1步計劃是攻占埃及,挖通蘇伊士運河。新的航線管通後,攻略新航線沿途作為落腳點,由線帶麵擴展。
在十年內,蕩平中亞,以埃及中東區域為新的前進大本營。
英國搞全球殖民時殺了很多很多的人,依舊隻是殖民而不是外擴。原因是人口基數限製了一切,對大明來說人口不是問題,保持走出去政策人口就是優勢,若把人口圈在內陸玩以夷製夷的遊戲,龐大的人口優勢9成了劣勢。
為了1個和諧的地球,現在最先進最發達的大明有責任挑起這麵大旗,進行全球戰略。統合地球資源,爭取早日走出地球,為人類開拓新的生存點。
所以,外擴戰爭中的殺戮,是正義的,是為了全人類的幸福……
將府提議的軍製改革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原來的退伍機製讓大量訓練好的老兵在地方上充當警役,實在是浪費的太過厲害,讓將府十分的心疼。
現在地方警役缺口填平,繼續征召新兵訓練,那安置就是1個問題。無法給退伍軍士1個穩定、體麵的生計,會影響軍隊士氣。
所以將府提議,響應軍心延長士官、軍官服役期限。
現有的成熟火器體係支撐下,軍士的技能熟練度,遠比軍士的體能要重要。1個士官完全可以4歲退伍,2年經驗的老道士官,將成為軍隊中最牢固的中堅力量。
當然,士官升任軍官是常規,沒有那麼多坑安置老士官也是1個問題。
所以新的軍製改革9兩個方麵,第1是延長軍官、士官服役期限。
第2則是側重士官,原有士官5級不變,在隊、哨、營、團、旅指揮體係內,增設士官幕僚團隊,增加安置高資曆士官的坑。
隊、哨1級隻有正副軍官,過於單薄,組建士官幕僚團隊負責軍隊的操訓、日常雜務。保證缺乏軍官時,軍隊的組織性。
營、團、旅已經有專屬的軍3司,現在增設士官幕僚團隊增加坑位是1個原因,增加指揮機構的熟練度也是1個重要原因。
隻要有成熟的士官幕僚團隊,就能完成軍隊最基本的運轉任務。他們相對於不斷任遷的軍官、軍3司官員來說更熟悉軍隊。
以後組建新軍團,拉出1批老士官再補上一幫士官,就能把軍隊架子搭起來。然後往裏麵填各省衛戍軍隊、指揮官、軍3司以及軍械,1個軍團眨眼間就能拉扯出來。
現在3京都設有士官、軍官講武堂,學期分別為3年、4年,其中各有1年要在禁軍體係當值,表現優異的充入宿衛體係。
士官升任軍官,尉官升校官,校官升將官,都必須進入宿衛體係曆練。換句話來說,增長士官、軍官服役年限,是軍隊發展要必須的改革,也是士官、軍官所渴望,也是不得已。
禁軍體係的坑位很多,可宿衛體係坑不多,還要承擔軍官升遷的必經跳台。所以坑位很緊張,很難保證所有軍官都能有充足的宿衛經曆。
宿衛屢曆,是一種鍍金,也是維持忠誠的必要環節。
延長士官、軍官服役年限,換言之就會減少軍官錄取和士官提拔名額,以數量換取質量,減少培訓軍官、士官的資源消耗,讓宿衛體係的坑,用的更有意義。
另1個方麵來說,那些早早退役的軍官、士官,也是一種安全隱患。不能妥善安置這些人,有充足經驗的這些人,就是極大的隱患。
楊肇基詢問這件事,朱弘昭拖了很久,他也在細細研究這東西,感覺這套體係很熟悉。感覺沒什麼問題,9許給楊肇基著手推行。
現在已經在警役體係有充足的軍官、士官儲備,可以減緩提拔數額。
另1個原因出現在民間,各省有意設立講武堂,被朱弘昭駁回去。講武堂隻能設立在3京內,由各省武舉人或文秀才、監生進行武科考試,合格後進入3京講武堂。
換言之,武進士以後隻能從3京講武堂裏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