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方麵軍設立平蠻大將軍幕府,以楊肇基為平蠻大將軍,大都督,駐節廣州,節製各路,總督戰事進展。”
“調四川巡撫秦朗為平蠻大將軍幕府長史,節製參軍、後勤、典軍3司,總籌各路軍資器械。”
“6韜軍團主將劉良佐掌平蠻副將軍印,司前軍諸事,節度3路兵馬。”
司前軍諸事,就是前線總指揮,實際掌兵權高於楊肇基。
“青州軍團主將劉高旭掌平蠻左將軍印,司後軍諸事,節度後繼3路兵馬。”
“調將府檢校大將軍賀虎臣為平蠻右將軍,駐節廣州協同平蠻大將軍司理軍務。”
“兵部左侍郎高第加派兩廣總督,總籌警役、運輸諸事。”
除了楊肇基外,其他要出戰的將領、文官,1個個出列上前。
秦良玉將折子拉的更長,繼續念:“外方麵軍,以南洋水師軍團左右兩艦隊,北洋水師琉球艦隊編為前鋒艦群,以封鎖南洋、協同運輸為要務。後續升格鎮遠艦隊為鎮遠巡洋水師軍團加入外方麵軍序列,主將空缺。”
“大將軍陳策加討蠻大將軍印,大都督,駐節香港島,開幕府,執掌外方麵軍。以罪官譚昌言為討蠻大將軍府長史,掌外方麵軍之參軍、後勤、典軍3司。”
“另,抽調瀛洲方麵第3、第5船幫協助南洋戰事。同時,兩年內組建海運第7、第8船幫。”
合齊折子,殿中抵達的出征序列人員能到的都站在前排。
秦良玉看向法司班列,問:“鍾公,將府如此安排,法司這裏可有疑問?”
對於軍事規劃法司不管,隻要別把張獻忠這類屠夫擺在台上9行。法司9管典軍司、以及軍務周轉程序正確性,還有戰爭繳獲統計、分配工作。
鍾羽正搖著頭:“皆乃當世名將,國之柱石。法司這裏,無異議。”
秦良玉又看向袁可立:“袁公如何看?”
袁可立白須抖著,道:“賀虎臣精擅水戰,不妨調歸外方麵軍。”
秦良玉還沒開口,何衝9開口了:“袁公啊,賀將軍的確幹過海防差事,在將府中對海事方麵也多有建樹。可此1時彼1時,十年變化,賀將軍恐怕不適應指揮現在的海戰。大將軍陳策精熟水戰,隻比北洋沈老將軍,定遠嚴大將軍差1點。這1點,袁公應該讚同吧?”
陳策抓著青州衛1手擴編為青州水師軍團,雖然一直在內河操訓,打的也隻是水匪小毛賊,可在水師建設、資曆上,的確是國朝第3。
至於海戰指揮能力,真的不好說。不過朝堂上,資曆就是一切。
真的撇棄資曆玩什麼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東西,多少老頭子會被更年青的人取代?
再說了,鎮遠軍團即將擴建,砸兩千萬搞出來的新型水師軍團,怎麼可能交給外人?
鎮遠軍團擴建所需的戰艦還在船塢裏躺著,很多戰艦還存在於設計圖紙中,這個軍團的功能也存在於數據推衍,可他的強大之處卻是將府上下清楚明白的。
現在編入作戰序列空缺主將,就是等戰事進行到1半,推出自己這邊立功的老人接掌這東西。若把賀虎臣塞到外方麵軍,以賀虎臣的資曆第1會影響陳策,第2會威脅到鎮遠軍團擴建後的指揮權。
隻能9愛那個賀虎臣先打發下去,免得後麵鎮遠軍團擴建後爭搶指揮權。現在袁可立要給賀虎臣爭權,何衝所代表的宣大老人怎麼可能答應?
何衝的反彈過於急促、激烈,直接否決袁可立的提議。
袁可立其實也不在意鎮遠艦隊的歸屬,賀虎臣雖然是登萊係的,可登萊係必須在他袁可立死之前瓦解。不然會像秦家那樣被清洗中下層,還會影響到袁樞將來執掌相位。
他就是順著本心說說,在何衝這麼心急火燎的態勢前,也9點頭默認了出軍配備,不再言語。
見3司該忙的也都忙完了,朱弘昭道:“如今軍力配備完成,朕9說說雀洲方麵的事情。田爾耕在西瀛省做的不錯,也到了卸任述職的時候。相府、法司方麵聯合接受述職,若無問題9轉交將府,將府方麵若無異議,9讓田爾耕當雀洲總督,節製兩省警役、屯墾、衛戍諸事。”
誰敢讓田爾耕述職出問題?
瀛洲那邊死了近兩千萬人,這麼大的黑幕讓他漸漸淡出視線就好。所以田爾耕隻要別做太多的混賬事情,妥妥的能過關。
至於將府這裏,田爾耕在西瀛省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再說皇帝的麵子其他衙門還可以稍微頂1下,給將府十個膽子也不敢違背皇帝的心思。
隻要現在的皇帝還活著,將府會非常的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