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不2公3問(2 / 2)

他旁邊,孫雲鶴餘光瞥到駱養性翹起的唇角,也綻出笑容,嘴角的弧度更大。

駱養性的老子駱思恭,執掌錦衣衛時基本上錦衣衛9處於荒廢狀態,魏忠賢接手廠衛時,錦衣衛詔獄地牢外麵都長滿了草。移宮案、鋌擊案發生,都是駱思恭控製下的錦衣禁軍作壁上觀所導致的。

而駱思恭的倒台,是魏忠賢幹掉魏朝,勒死王安後,以東廠的人所主導的。其中,孫雲鶴、劉廷元這批人就是魏忠賢的骨幹力量。

飲1口茶水將胸中鬱氣壓下去,範景文又問:“這第3,為什麼遣人謀害貢士劉若宰?”

劉若宰的死因,這裏誰不清楚?又有誰敢說?

不老老實實回家關起門過日子,留在京裏到處蹦躂,劉若宰拿自己的命在給皇帝上眼藥。所以劉若宰的死,在官場看來是咎由自取,是意氣用事,不值得同情。

“還是那個話,滅口。他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罪官寢食難安為免東窗事發,隻能倉促滅口。”

範景文低頭看1眼手裏供詞,他能做的隻能做到這1步,3個問題點出前陰軍、眼前陰軍、加上劉若宰的死,後人能不能研究出來,那就是後人的事情了。

反正他範景文可以心安了,對得起自己做事原則,成功維持自我理念,沒有因為昧著良心違背原則而斷案,進而使得自己靈台蒙塵。

法司這邊斷案後,做好卷宗文檔以及判詞折子,呈送台城真武道宮。

此時,朱弘昭已經搬到了真武道宮伏魔塔第7層,魔已經伏殺。

渾身舒泰,明媚驕陽下的清涼陣風持續湧入,朱弘昭寬大燕服獵獵作響。紅玉抹額周邊,長發散披隨著風力飄舞。

獨自1人站在7層窗台,雙手負在背後,雙目垂著看著京中芸芸眾生。

現在塔下跪著1個人,是周延儒。

他害怕的要死,隻能鼓著所剩不多的勇氣,或者9沒有什麼勇氣,完全是求生的欲望,促使他拖著僵硬軀殼來這裏請罪,如秦翼明那樣,希望能躲過1劫。

當然,言辭上他不是來請罪的,人家是因為頂不住子虛烏有的舞弊罵名,是來告老還鄉想要回家侍奉父母高堂的。

他還在賭,賭劉僑沒有供出他。或者,也在賭自己的價值,他覺得自己對皇帝來說還是有用的。1個年輕的狀元公,士林、文壇頗有建設的狀元公,1個還非常聽話的狀元公,真的能幹很多皇帝想要做卻不方便去做的事情。

比如,如嚴嵩一樣為嘉靖皇帝不分方位竭盡所能的去服務;也如秦檜對趙構那樣,可以背負一切皇帝不願背負的惡名去做事情。

周延儒內心還是充滿希冀的,因為劉僑案發後,按理來說擔心出現意外,他這種主謀級別的人物,會直接下獄或軟禁。反正他沒看到廠衛的人光明正大出現在自己視線內,所以他還抱有1丁點希望。

不論什麼情況下,人都會對有利於自己的方麵充滿僥幸心理,周延儒自然也不例外。

左光鬥拄著拐杖來了,人老成精很多事情他得不到1手信息,可眼界經驗擺在那裏,看了1眼長時間跪拜而身子搖晃的周延儒,隻是不屑笑笑,這種不屑毫不遮掩表現在臉上。

1個士林清望高隆,還是狀元公的人,怎麼可能為了1點點汙蔑而請辭?

就算請辭,擱到其他人身上,如他左光鬥,年輕時受了這樣的委屈,還用得著這樣下賤的來請辭?他左光鬥心情不好直接甩袖子9走人,辭職報告都不寫直接走人;心情好,還會去隸屬衙門裏跟主官說說話,然後再走人。

你問心無愧,用得著這樣下賤的請辭?

作為李3才之後,東林各派係實力最強的左光鬥,他自然清楚周延儒的底細。

東林各派係紛爭時,高攀龍因為年輕時9跟著在常州府東林書院、龍城書院、明道書院講學,是真正的元老,創建東林時的元老。

所以當時實力最強的是左光鬥,最具有資格登上東林領袖大位的卻是高攀龍。如果排實力,左光鬥下麵是他的盟友吏部尚書趙南星,其次是握著內閣的葉向高、登萊係擁有兵權的袁可立,遼鎮的孫承宗。

很抱歉,高攀龍最具有名望,可偏偏在東林各派係中實力最弱,還比不上楊漣。而周延儒,就是高攀龍這1係的,是2幾年前,高攀龍在宜興明道書院講學時收下的學生。

東林內部分裂,就是左光鬥與高攀龍爭奪領袖的位置。關鍵人物就是高攀龍的弟子,左光鬥的老鄉阮大铖。

阮大铖被耍的團團轉,裏外不是人卻連誘餌都沒吃到,惹得1身騷,絕望之下索性投了魏忠賢,暴露東林內部爭鬥的本質。才使得各黨正式團結在魏忠賢旗下,準備一場絕地大反攻。

所以左光鬥與周延儒不是1路人,所以他的學生史可法會與阮大铖死磕。

高攀龍是蘇州人,這也是張溥、楊廷樞等人拜在周延儒門下的原因,因為根源上他們就是1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