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入京(2 / 2)

馬懋才自殺了,根子隻追查到他是逆賊趙彥的姻親,再無別的線索。

這件事情給朱弘昭敲響了警鍾,想要搞事情的人還是很多的。而且這件事他盡管相信了周應秋,也會讓跟著得罪天下士紳的朝臣疑神疑鬼,大有繼續清洗士紳財力的趨勢。為的就是將民間的所謂代表們打個半死,免得自己退休後被暗箭所傷。

飲1口茶水,朱弘昭身子向後仰躺,雙眼看著玻璃牆外:“有1必有2,中樞要動手。打鐵還要自身硬,各處也因為年末換屆的事情而心神不屬。朕今日為禦藩洗塵,就是要通報將府,給你們穩穩軍心。”

繼續鎮壓士紳,卻對少不了將府的力量。而且,第2屆相府的次相未定,第3屆還沒有苗頭,讓各處老人猶猶豫豫,下不定決心。

9怕第3屆相府風向1變,轉而清洗他們這些老人。隻有把第3屆國相確定了,保證老人們的利益,9敢挽起袖子繼續鎮壓士紳。

“來屆次相崔呈秀,若做得好會擔任第3屆次相。至於第3屆國相,朕屬意梅之煥。”

沒有接話,都隻把耳朵帶來了。

角鬥場上,1人頭顱掉下滾動,血液噴濺兩丈高,滿場叫好。

朱弘昭也是頓了頓,繼續說:“相府穩定了,將府就是自家人。朕也往明白了說,大將軍再辛苦5年。楊肇基現在不適合待在中樞,朕準備以楊肇基為平蠻大將軍,坐鎮兩廣。至於征西將印,高傑?”

“末將在!”

高傑臉都漲紅了,高聲應答,起身拱手,俯首。

“你去西北待著,先掛征西將印,5年後加大。”

“臣謝主隆恩。”

高傑單膝跪地,朱弘昭頷首輕嗯一聲,高傑起身落座飄飄然,接受各處恭賀。

他雖然也是大將軍之1,可真缺少地方厚重的屢曆。何況,中樞當個簽字畫押的將軍,哪有在西北當個土皇帝來的逍遙暢快?

朱弘昭又看向楊禦藩:“高傑留出的位置,你先頂上。5年後,下放。”

“臣遵旨。”

朱弘昭已經想好了怎麼安置楊禦藩,5年後楊肇基執掌將府,那楊禦藩不管內陸去什麼地方,以他現在的軍階都是很尷尬,也讓人不安心的。他們楊家父子不安心,讓他們不安心的原因就是皇帝不會安心。

5年後,楊禦藩要麼去瀛洲兩省執掌駐軍,要麼去兩廣當平蠻將軍去攻打安南。總之,腹心區域不能讓他執掌軍權,中樞京營禁軍體係更不可能。

朱弘昭又看向秦良玉:“餘下的5年,9幸苦了大將軍了。”

“蒙皇上器重,臣不敢言幸苦。”

秦良玉布著皺紋麵容上帶著喜色,更多的是憂愁。

她是大將軍,獲得天下女子的擁護、叫好,換言之,天下男子1個個臉上無光。而且她想的更遠,中興之初1個女子屢認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十年,後人恐怕都會蒙羞。

可真是沒法子,軍隊是1頭怪獸,為了更好控製住這頭怪獸,朱弘昭隻能選1個有威望能鎮得住,同時更好說話的人來管理將府。

楊肇基不行,他的關係網太強大了。

何衝也不行,不是忠臣與否的問題,而是何衝的膽子太大,誰知道1覺睡醒後,大明各處邊軍會不會發瘋同時向外擴地?

這種向周圍所有勢力開戰的事情,朱弘昭相信何衝能幹的出來。

隻有將將府裁剪好,規劃好的製度、限製成為人人認可的規矩後,放何衝、楊肇基兩個人上來,朱弘昭才能安心。

楊禦藩心中沒有失落是不可能的,可也隻能接受。

皇帝開誠布公的官職變動,已經是最大的誠意所在。

這就是從龍首功帶來的禍端,楊家是從龍之首這1點無人能質疑。是楊肇基為皇帝穩定了京營,是楊禦藩帶著神機軍團攻破居庸關表明了軍隊的立場。

為避免尾大難除時發生的暴力事件,隻能壓著楊家父子,讓他們發展速度慢一些。

這真沒辦法,也怪天啟皇帝太狠,為了拉攏楊肇基,直接升任楊禦藩做神機營副將。

否則老的功勞不計,給兒子敘升官階誰也說不出個什麼來。偏偏楊禦藩的起步官階太高了,隻能以鎮守宣大為名義,將楊禦藩冷藏5年。

現在,登萊係的賀虎臣立下大功,楊肇基這個征西大將軍也有後方調度之功,不能不升賞,隻能將楊禦藩放出來。

也隻能開誠布公的談,讓楊家父子安心等待5年。也讓將府看明白,隻要服從安排,人人都是安全的,未來該有的都不會少。

軍隊穩定,第3屆相府的掌舵人定好。

要不要清洗士紳,全看葉向高、袁可立、史繼偕這幫人的心思。反正朱弘昭是給他們鋪了路,要搞9去搞,別忘了分紅9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