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衝撞車駕(2 / 2)

總之,皇帝不高興,倒黴的隻能是宮裏。誰都想安安穩穩清清閑閑的過日子,在宮裏跑腿做事情,皇帝的情緒變化真的影響的是所有人。

皇帝不爽,1層層神經繃緊,誰都壓抑。

這指揮支吾半天不知道從何講起,曹化淳陰著臉:“誰給他們的膽子!沒瞅著禁軍車駕麼?說,如是說,來龍去脈給咱家說亮敞。”

苦著臉,周印道:“曹公公,您是青天一樣的人物,難得的菩薩佛爺心腸。下官這裏,也著實管製不住。”

“緩緩說,說明白了。”

“是,是!4月以來學政事務多,為了讓學子們有個安靜環境讀書備考,上頭增大了國子監周邊巡哨力量,還有法司的一些爺領著兵巡檢各處煙花酒肆之地,揭舉糾察文風不正之學子。故而,就有了這場誤會。”

“誤會?”

曹化淳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咬字極重:“台城上,剛剛升起的朱雀金龍大纛,可不是假的!怎麼可能是誤會!”

“真是誤會,監生與學子不長眼,將宮裏的禁軍當成了平日裏的巡哨,9那麼因為欽天監的大明周天星曆問題吵了起來,然後您瞅著,就打到了現在。”

絕對不能說是監生、學子們故意在皇帝車駕周圍打架,否則這大比之年,下麵涉進來的學子可都9完了。

5城兵馬使司的指揮使司處理的都是京裏的雞毛蒜皮小事,可京裏沒有小事,也隻有部分文人有這個耐心做好這類事情,也比武人更適合,作為1名舉人出身的官員,保護後學末進是一種責任。

同時,涉及進來的那麼多監生、上元縣的學子,誰家沒有拐彎抹角的關係?皇帝懲罰下來,這些人不敢說皇帝的不是,他這個北城兵馬使司指揮使,絕對會被群眾的忿恨所淹死。

1聽是大明周天星曆惹出來的問題,曹化淳也沉默了,揮揮手:“去,都給堵回去,莫再丟人現眼了。”

去年這個閏年皇帝搞冬月製度,弄得所有人過了1個8月初7的7夕以及9月十5的中秋,民間誹議很大,基本上這是皇帝眼前來說最大的汙點。

然而,今年欽天監開始討論周天星曆的可行性,以周天星曆作為標杆,將過去幾千年的曆史重新歸納時間線,為翰林院接下來的修撰的《國史》鋪好路。

這1部《國史》將是遠超《永樂大典》的恢弘巨作,采用新的時間單位,以紀傳體、編年體綜合雜記詩文一起,以炎黃起源為起點,完完整整的將過去敘述下來。

這個工程將是1代人或兩代人的大工程,也是所有人都期待的人文大事。

可偏偏,皇帝的周天星曆有十3個月,與傳統的十2個月有著極大的差別,這讓很多老古董難以接受。

奉為正朔,這4個字代表的東西也簡單。

上古時期,有的部落奉新日曆,有的是月曆,並因此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子,進而是部落聯盟,其中後羿貌似就在這1時期。

當時奉為正朔的意思很簡單,我將你打服,你信我的曆法就沒問題了。誰是勝利者?1個朔字很明顯說明了,朔日、望朔日廷議,平時集議,就是大明此前的規矩。就連穿的官服都不同,望朔日、朔日穿的官服叫公服,與宋朝官服一樣,不帶補子,烏紗是展腳細長硬翅。

因南巡和擴張的國子監裏多是官員子弟,國子監的官員自然也是皇帝的貼心人,這種關乎教育、下1代的地方,必須要用自己人。這邊自然是支持皇帝的,隻要皇帝不要將1年弄成3個月,每月十幾天就好。

反正也就是多1個月的事情罷了,隔3差51個閏年,又不是沒過過1年十3個月的日子。

而上元縣反對,一幫學子無所適從,一幫老古董在後麵死心眼子使勁兒,硬要和皇帝爭1個學問人文上的高下來,於是一幫尊師重道的上元縣學子,就與隔著成賢大街的國子監監生對立起來,隔3差5吵1架,吵著吵著打起來,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將宮裏的禁軍當成巡哨的禁軍,產生1個誤會自然似乎也能說得通。至於學生群毆打架是不是合乎治安基本法,是沒人在意的,似乎每個官員的過去,都有這類經曆……

曹化淳隻能將這個‘誤會’原原本本轉述上去,到底是不是誤會,就要看皇帝的心情。

心情好,衝撞天子儀駕就是個誤會,說不好還要勉勵一番學生們為道理而怒發衝冠的勇氣……

若心情不好,這類衝撞天子儀駕的罪名,革掉1批人的功名、官職,也是合乎情理的,相府那裏也不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