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舉國之大事(1 / 2)

瀛洲西瀛省予州府,即4國島整個範圍。

隔海正對吉備府府治的今治港,予州府轄區除了原4國島外,還有南麵的島嶼,至於北麵的細細密密小島嶼1律歸在其他府,壓縮予州府的範圍,杜絕割據風險。

今治港,作為瀛洲方麵最後的聚集地,予州府疫情得到非常嚴的控製。

流浪在予州府的宮本武藏即是幸運的躲過了必死1劫,也是不幸的,因為官方在通緝他這個名聞列島的劍客,準備弄回去和國朝勇士打一場。故而,不敢拋頭露麵的宮本武藏斷頓了,不得不戴著鬥笠,來今治港禦海守備府前應募,以期加入警備役吃鐵杆莊稼。

現在的予州府,本9貧瘠山嶽為主之地,又因為瘟疫鬧的春耕荒廢,眼前是有錢也買不到糧!

至於武士的威風,密密麻麻的巡哨軍士會讓你知道劫掠百姓的下場是什麼。

為了穩定這最後根據地的秩序,駐軍殺起作亂乃至是鬥毆的浪人,毫無手軟乃至牽連甚廣。

反正予州府被封鎖的很嚴密,反正高壓維穩是為了絕大多數人,殺1小撮人在本土居民看來也是極好的。

作為瘟疫蔓延最為猖獗的9州南北兩府的鄰居,予州府方麵壓力真的很大,不得不放開限製再征召1批警役,用來嚴守海岸線,一切偷渡者格殺勿論。

相對於風聲鶴唳,動不動9血流成河的瀛洲,大明此時則是一片歌舞升平。

畢竟,今年是鄉試年,是無數舉子登龍門的大比之年,鄉試、會試麵前,什麼事都可以擱後。好在,今年至今沒鬧出什麼明顯的天災,除了陝西旱災明顯伴有較為嚴重、大麵積的蝗災。

自4月中旬各地老秀才經過學官考試後,就趕赴各自省城首輔等待鄉試;童生以下則從縣試開始,通過縣試的讀書人才是童生,其後經過府試、省1級的院試後,才是合格的秀才功名,擁有等待鄉試考舉人的資格。

上半年是最忙碌的,幾乎整個學政係統上上下下都在忙,法司也盯得緊緊,免得出現什麼大規模舞弊事件發生;下半年就是鄉試,歸各省主考官負責。

南直隸主考官是浙江湖州籍貫的溫體仁,這個主考官的任命還未正式公布,免得早早公布讓下麵人應考的學子專門1心研究溫體仁的風格。翰林院還在討論,也隻是討論而已,皇帝早已經內定。

同理,皇帝直接拿走4個核心考點的人選,其他3個裏,同為南直隸籍貫的錢謙益是山東主考官,周延儒是北直隸主考官,陝西主考官是文震孟。

南北直隸主考官不必再說,鄉試之後充任會試副考官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陝西即將改為西直隸,文震孟也能僥幸進入最後的主考班子;至於山東的主考官,誰敢阻止山東的主考官進入最終裁決序列?

這4地主考官不僅僅是皇帝信任,簡在帝心那麼簡單。

因為他們4個鄉試之後升調會試主考班子是在情理之中的,到時候無數舉人會研究他們的路數,跟著他們走;評點考卷時,考官自然傾向於觀點接近自己的人,這就是思想統1,又有考完後拜座師的習俗,故而這4個順順利利幹完這1趟活兒,人人都能算是頗具羽翼,就等新進士熬資曆,熬出來後就是羽翼豐滿。

當然,這類內定之前是對各處保密的,現在才能公布出來。

至於主考官,朱弘昭打算給葉向高1個人情,讓他來選。

然而,他的這種安排,在國相葉向高、右相鍾羽正、次相史繼偕,以及預備役國相袁可立的碰頭會議上,都有些傻眼。

不知道皇帝怎麼想的,竟然把錢謙益拉了進來。

錢謙益的風評真的很不好,士林威望再好也改變不了官場的評價。錢謙益的輕浮,是讓所有人頭疼的,說白了還是故意打壓,誰都不想讓1個有極高士林清望的人站穩腳,否則振臂高呼又是1支很強的派係。

所以東林得意時,看不上錢謙益在野避戰的行徑,進行抹黑;非東林得意時,麵對名聲很大又很好捏的錢謙益,自然是第1時間下手。

以至於十幾年下來,不斷的積累,導致錢謙益背著輕浮的帽子,這帽子已經長到了頭皮上,想摘都摘不掉。

錢謙益這是1個事情,另1個就是溫體仁,誰不知溫體仁是方從哲捧起來的浙黨新領袖?

還有文震孟,雖然是天啟2年的狀元郎,按照皇帝重用天啟2年進士的傳統,提拔1下也是可以的,可也不能提的這麼快。

畢竟這個人步入官場的時間短了些,盡管大明的官員看官齡資曆不是中進士的時候,而是看中舉的時間。中舉既有做官的權力,已經屬於官籍了。

這也是很多列傳裏,寫某人為某年進士時,還要特意點出中舉時間的原因,中舉時間就是資曆積攢的開始。文震孟有3年舉人經曆攢下的資曆,可真沒什麼實際屢曆,屢曆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