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品格很難得,很多官員是喜歡多1事不如少1事,事情早早推出去不在自己職責、盤口範圍內就好。盧國霦這是給自己攬事情,考慮的多,不怕擔幹係,是勇於任事的體現。
“盧卿考慮的周到,該怎做盧卿心中有譜,隻要心向大局,該怎麼做9怎麼做。朕召盧卿來,關心的是上元縣學與江寧縣學學子鬥毆1事。”
地方上如果衛所與縣同在1塊地方,那衛學子弟與縣學子弟的衝突、競爭將是極大的。在代州時,朱弘昭9領教過鎮武衛軍戶衛學子弟與代州縣學子弟之間的風采。
北京那邊京城東西兩縣置辦的縣學之間也有競爭矛盾關係,但是1步步發展起來的,除了黨爭激烈時跟著國子監監生挽著袖子搞遊行外,再沒什麼大動蕩。
南巡以來,南京兩處縣學擴增迅猛,矛盾也9越發的大了。說的簡單了,是尊孔的上元縣學與尊孟的江寧縣學之間爆發了一場因學術理念引發的口角衝突,說不過9挽起袖子幹仗一向是此時文人的尿性。
兩個縣學之間的衝突不算多大,可國子監攪了進去,國子監內部孔孟理念相爭也是一片混亂。打的是兩個縣學子弟,背後鼓勁的可是國子監兩派監生。
至於相府或法司,對於學子之間鬥毆,1個個態度詭異,不支持也不彈壓。文人好談兵,不管會不會,就是喜歡談。對於後輩的後輩鬥毆,這些老頭子不彈壓就是默許,可能覺得有益於培養尚武風氣。
盧國霦拱手:“聖上,此事尚在控製之中,無礙觀瞻。”
他也不覺得有問題,雖然1上任9搞鐵麵執法,可對學子之間的爭鬥,盧國霦不喜歡插手。和大多數官員一樣,認為現在朝廷缺的是文武雙全之人,正該讓下麵去打鬥,權當健身。
何況,他是1縣主官不假,可這類學政上的事情,都由學政官負責。硬氣1點的學政官敢暴打直管的頂頭知縣,何況他隻是涉事1縣的知縣,這件事歸上1級的應天府衙門管。這個衙門管不了,還有巡撫衙門。再不行,還有法司在。
“既然在控製中,那就鬧去,1個個吃飽撐著宣泄一番也不錯。朕也隻是好奇而已,盧卿說說,是哪1方贏了?”
朱弘昭說著仰頭眨眨眼,或許應該擴增武學,由武學衙門負責對各處縣學施行軍訓。
“回聖上,江寧縣學占了便宜,贏的卻是上元縣學。”
盧國霦可不覺得皇帝隻是感興趣,學子鬧事情一向是大事情,傳統觀念裏學子代表的是未來,學子鬧事說明對眼前的朝政舉措有極大的不滿,都是會記在史冊的事件。
“也對,孟學、心學子弟精於武備,他們不會吃虧。可,上元縣學學子,怎麼9贏了?”
朱弘昭也隻是得到1個大概,具體過程沒時間去了解,這真的隻是小事情,南京城傳的沸沸揚揚是火熱新聞,對他來說這種事情不值得關心,下麵送來的秘奏裏,也是1筆帶過。
盧國霦苦笑答道:“本縣學子挨了打,倒也硬氣,不曾服軟耗到宵禁時分,逼的江寧學子求饒,這才贏了這麼1回。”
打架的地方就在宵禁範圍內,要拉著同歸於盡,才逼著江寧縣學子口頭認輸,9這麼簡單。
挑眉,朱弘昭笑道:“不願服輸就好,以後兩邊打起來,派警役驅趕到西苑武場來。朕會讓將府在這裏設個軍醫提調衙門,負責培養學徒。打傷了9地治療,讓他們放開了打,別在城中出醜、滋擾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