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小麻煩(2 / 2)

飲1口桃汁緩緩飲下,張嫣思索片刻道:“周應秋是金壇人。”

朱弘昭點頭,問:“有說法?”

“有啊,你是被複社表麵和周應秋反常舉動迷惑了。複社事情若能安然解決,周應秋雖與江南人無接觸,可人人都會念他的好。這就夠了,他也是拚命竭力了。”

朱弘昭挑眉,笑笑:“想想,還真是。還有一件事,我拿不定主意。是信王那孩子的,多方調查後是他的。”

信王參與東林逆案前,將兩名有身孕征兆的女官賜婚給身邊宿衛,又找借口趕走了這些人。後續調查時,有1個生下個男嬰。

對於信王,朱弘昭沒有任何愧疚,他對信王的愧疚來源於對天啟的。殺信王是不得已,也不得不殺。可孩子都已經生下了,9養在孫傳庭那裏,這回抵達南京總該給個說法。

是讓這孩子認祖歸宗,還是委托下去撫養在民間,又或者是溺死,剪除後患。

張嫣沉默,這個問題怎麼回答?

從自己內心而言,她不想讓這個孩子活,活下來是害人害己,1輩子也沒什麼出息。

思索再三,張嫣道:“終究是天家骨血,你是當家的,你看吧。”

朱弘昭頭仰在靠椅上,望著車頂裝裱的八仙過海圖,緩緩道:“我也怕麻煩。他是敗了,他若成了,是不會放過我們這老老少少1家子的。他以己度人,早早將沒出生的孩子做了安排,可見他是怎麼防備我的。”

“那你的意思是?”

張嫣對朱弘昭的秉性很清楚,真要殺哪會問人,早讓人弄死了,抹除一切線索。

“養著,既然是麻煩,早晚都是麻煩。起碼,我們知道他是個麻煩,還是麻煩的源頭。不怕看得見的麻煩,9怕看不見的麻煩。”

朱弘昭說完,轉身給自己盛了1碗粥,陰著臉吃了起來。

張嫣也不言語,不是來問她的,而是來囑咐她的,讓她留心這個小麻煩。

皇帝的膽子很大,誰都知道皇帝的膽量很大,可隻有張嫣知道皇帝的恐懼。天啟也有這類恐懼,恐懼身邊親近人謀害。朱弘昭也有這類恐懼,他覺得自己已經夠本了,可就是不能死,他1死整個大明9完了。

以大明現在的製度,看著3司分權十分均衡,可彼此實力是相差極大的。沒有他鎮著,3司製度名存實亡。

此時的大明已經不需要他去做什麼,隻需要他健康活著,壓住最暴躁的那批人。而這批最暴躁的人,將是威懾各方,維持一切均衡的存在。

說的難聽了,他就是1個看門的,隻有他能握住拴瘋狗的鐵鏈。

他不介意留個麻煩的源頭緩緩成長,還巴不得吸引更多的人過去,最後來個1網打盡什麼的。

他擔心的是被對方翻身,到時候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這裏不方便久待,輕輕一歎後,朱弘昭起身吻1口張嫣額頭:“都是過去了事情,隨波逐流的樹葉,都是沒奈何。”

“嗯。”

輕輕應了一聲,張嫣抿著嘴唇,她怕去南京,怕的要死,那裏全是噩夢。

出了營地,曹化淳遞來侍從司的議論預案,朱弘昭掃了兩眼笑笑:“都是明白人,你安排人去南京。南京有鬼祟,皇嫂有感才生出病患。將這鬼祟,收拾幹淨。”

他笑著,毫無暖意,曹化淳微微頷首,仿佛沒聽過這個命令,卻笑著問:“主子爺,回船裏,還是乘車而行?”

“上船,有些乏,要好好緩緩。”

朱弘昭說著臉皮有些抽,昨晚半條命差點就沒了,將手裏侍從司預案遞給曹化淳:“蓋印,親自帶去南京。都是聰明人,我想他們知道會怎麼做。”

“主子爺聖明。”

“還有,去孫師那裏1趟,帶些小禮物。那個孩子搬到宮裏,先養著,等7歲9學時再由宗人府命名,時常別委屈了。最後,朕1家子不想與這孩子碰麵。”

曹化淳應下,下了車指揮馬車,調度船隻,送朱弘昭登船。

看著手裏的預案,曹化淳心裏沉甸甸,這趟南京之行不好走。

希望不要出意外,很多人不介意挨處分,也會替皇帝解決那個小麻煩。

至於另外的任務,他已經忘記了,將來也不準備想起來。

甲板上,朱弘昭坐在華蓋大椅上,雙手搭在扶手上,坐的端直,涼風迎麵而來,他眯著眼,看似思索著未來,實際上在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