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黑手(1 / 3)

夜,江口。

現在這裏很熱鬧,對江南人而言這裏非常的熱鬧,今天看完大將軍操練水軍,明天又該看上萬人的混戰,怎麼能不熱鬧?

靖江島,武永昌送走青州軍團水運提調官,返回營房雙手捏緊,輕呼1口氣。大將軍傳令,事情不能再拖了,讓他想法子趕緊把事情收拾了。

畢竟,每天打掉的炮彈都是錢,倉儲炮彈到了臨界點,孫傳庭已經來函,陳策也不好再攪局。他也不喜歡這麼當猴子,給江口兩岸百姓士紳當茶餘飯後的話題。

鋪開雙方名單,武永昌眯著眼找著各自體係內影響力大又無足輕重的人。

“來人。”

1名軍官入堂拱手:“標下在。”

“李忠,帶人打扮一下,先將宋先生接出來。你留在那裏,聽程新指揮。”

武永昌垂頭說著,抓著筆書寫密信,吹幹後折疊遞給李忠:“貼身藏好,明日再陪他們鬧一場。大概十天後,君父9來了。”

“哎!”

李忠咧嘴1笑,將信紙塞進懷中兜囊裏。武永昌拍拍李忠脊背,李忠拱手離去。

下遊,福山。

“明日,不知道能不能衝過去……”

楊廷樞抱著酒壇,與夏允彝等人飲酒,1歎。他們深感無奈,麵對北岸的槍陣,別說下麵的複社士子,就是他們也頭皮發麻。

現在複社也裝備了大量長竹,雙方在北岸組成隊列對衝幾次,都拚不過。幾十人1隊肩並肩,1人遲疑或猶豫,頓時士氣就沒了,讓人家追著屁股趕到大江裏。

所有人期盼的大救星茅元儀拒絕出手,一幫人隻能拿著戚繼光的兵書及武經7書在一起研究,如果軍隊真有好練,就好了。

對於隊列、陣形訓練,是訓練軍隊的核心,前提就是嚴酷的軍法。他們有什麼名義處罰複社士子?按著兵書訓練隊形,收效甚微。

江邊,張采抱著琵琶隨意撥弄著,歎息連連。

張溥才24歲,他已經3歲了。

4年前,兩個人還窩在太倉苦讀,名聲僅限於太倉1地。那1年,22歲的盧象升橫空出世,整個江南,9蘇州與宜興僅隔著太湖,他們都沒聽說過宜興有這麼1號人。

盧象升3月殿試中2甲進士,次月進入戶部擔任主事,他的種種傳聞爆發,練功用的1百2斤大刀,5尺7寸的修長體形,英俊相貌,在秦淮河上傳的沸沸揚揚,從秦淮這個輿論、時尚中心短時間內向整個江南蔓延。

那時候的張采2人,正在秦淮花船上參與連綿不斷的種種詩會、宴會,展現才華結交人脈,逐漸展露頭角。

去年,杭州默默無聞的餘煌高中狀元,中狀元時才23歲,與張溥同齡。突然中狀元引發的輿論很大,江南人刨根下去,餘煌隻是寒門出身,小家小戶。在家鄉聞名的隻是精通經史與苦讀,還下地勞動9這幾樣。

說張采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連張溥都砸了1個茶杯。

而立,至今沒闖出1點功業,張采心中是苦悶的。可他又不能為了功名而舍棄與張溥的友誼,隻能舍命跟著張溥鬧騰。

楊彝、程安不怕死,跟著顧夢麟北上,顧夢麟被皇帝懷柔手段收走。程安遠走塞外,楊彝割袍斷義後自殺。

現在再次刺激皇帝,可連長江都無法渡過,怎麼去刺激?

種種憂愁苦悶在心,張采隻覺得頭疼。

各處士子乘坐小船,往來與江上花船之間,呼朋喚友,聽著小曲喝著花酒,或談論詩詞哲理,或誇耀自己江上作戰時的勇猛,一片燈火璀璨倒影在江水漣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