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口寨下遊的下遊的下遊,長江入海口。
複社的船隊再次閑下來,靖江島上的南京子弟,下遊崇明島上的青州軍團水師營,輪替阻攔。昨日繼續強渡失敗,今日複社也就熄了心思,準備再等1天。
他們不得不等,水師營要在江口這1帶操練。你敢強渡隨你,戰船上火炮齊射能不能打到你,看運氣。
靖江島上放出一片片竹筏,呈現‘凸’字排開的水師向上遊擺開,正中突出點就是陳策的旗艦。
指揮高台上,旗官揮動指揮旗下達任務分配,陳策端坐端著望遠鏡調度各船。
後方排開的戰船拋錨,左2戰船3排火炮由上而下有序開火,指揮高台上部將陳金水端著望遠鏡查看中軍指揮旗,左手做著手勢下令:“掉頭!”
其他船也在開炮,他的話身邊旗官聽不清,看著手勢傳遞軍令,戰船借著風力調轉,另1麵填裝好的36門火炮上下3排各十二門就緒。
甲板上有探到2層、3層船艙的打通竹竿,軍官靠著竹筒與船艙裏麵的炮隊隊官聯係,傳達指令。
轟隆隆的齊鳴聲不絕於耳,戰船下遊漁夫相互配合,拉著網收羅浮在江麵震暈的各種河魚。
福山上,‘為民請命’4字大纛下,路過常熟的工部議郎宋應星被截胡,留在這裏做客。
前日盧象升也險些被截胡,硬是與葛麟一起殺了出去,倒是他的堂弟盧象同被複社給打下水,搶走了……
又是1輪炮聲中,楊廷樞數著炸起的水花,道:“33響。”
大明水師已經在炮彈上趕超西夷,全麵裝備開花彈,炸響率高達9成。
徽商子弟,程安的堂弟程新搖頭:“這回是34響,兩發落在1處,炸的水花大於周邊。楊兄疏忽了,沒算上。”
別說攻擊範圍大的開花彈,就是鐵彈他們也服了,上遊飄下來的竹筏,幾乎盡數被水師炸毀,命中率極高。毫無疑問,這是青州水師對江南人的示威。
惹急了,就去海上當海盜,將你們各家的船全給打沉。
此處江麵開闊,大將軍陳策在這裏操練兵馬,兩側商船倒是絡繹不絕。更有膽大的秦淮名妓,催促花船靠近裏側近距離觀看。
張采頭上綁著白布,前天讓葛麟1棍打落水,額頭被竹竿銳角劃破1層皮。他眯著眼,問宋應星:“宋議郎,如今這開花彈造價幾何?”
臭著1張臉,宋應星悶聲道:“看炮徑,寸3炮彈造價2兩7錢銀子,兩寸7炮彈造價8兩2錢銀子,3寸5炮彈1枚近2兩。再往上,95寸2,每枚炮彈價值5兩。”
朝廷內部及官營各廠早已施行新的度量衡單位,軍備也革新數次,現在采用錐型彈。對火炮的加工精度要求更大,以前火炮準確來說就兩種。
一種是前裝火炮,填裝麻煩,最麻煩的在於炮彈與炮口不對等。精銳的軍隊會提前拿著炮彈1個1個測試,尋常軍隊哪管那麼多,陣前再試,這個鐵彈塞不進去9換下1個,浪費時間。
至於開花彈,以前除了朱弘昭用得起外,其他部隊很少見識什麼叫開花彈。就是配備下去,也打不響,不要高估兵部造的良心。
更因為火炮質量差,正好能塞進去的炮彈還不敢用,用的是更小1圈的炮彈。炮膛裏的火藥,也比技術要求的份量要少3分之1乃至是3分之2。火銃也是如此道理,銃兵不敢按著要求填裝,就怕炸膛將自己弄死、弄殘,這種傷亡可不算陣亡,再說以前的大明陣亡不陣亡沒區別,又沒實際撫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