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暗度陳倉(2 / 3)

於是,3營川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川作戰,去幫楊肇基。

擱在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兵部對客軍作戰的忌諱十分之大,除非西北糜爛到不可收拾,兵部才會調川兵出川作戰。現在?遼王在這裏調兵3營,將府也不會嘰歪什麼,又不是幾萬,幾十萬川軍。

巴蜀之民果勁,重血氣。重慶那邊將巴軍團的戰績傳的沸沸揚揚,蜀人哪能服氣?蜀軍團早9建好了,指揮權9握在遼王手裏,都想著出去狠狠地打一場。

鄰水傍山的昭化縣城,四川總督王三善看著血紅的嘉陵江水淌下來,眉目無情。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完善改土歸流工作以及川軍整編和道路維護上,被川北官紳擺了1道。恐怕,自己也難逃1個失察之罪。

四川的問題很大,首先天府之國、千裏沃野的名聲不是吹的。經濟、物產豐茂,氣候宜人又很適合耕種,人口數量高居大明第三。

同時四川將遵義割給貴州後,版圖依舊是最大的省,比陝西省還要大1點點。看著就是1個大胖子,十分的臃腫,同時身上全是肉。

再有肉也是四川的,這地方納稅……說不成。

江南地區抗稅是製造輿論話題,引發民憤鉗製中樞;兩廣則簡單,宗族抱團幾萬人衝擊衙門,將官員綁著打,你怕不怕?

四川這地方,朝廷一直都知道,是肥的流油的地方。然而,始終收不來該收的稅。這地方的人團結,抱團嚴重,又有著天然的地理屏障,排外風氣極重。外人很難站穩腳,更別說是去收稅。

而且,朝廷也一直不願意刺激四川,這地方易守難攻是出名的,天下未亂蜀先亂,搞不好1逼,就會大麵積造反。有的稅收9不錯了,總比燒銀子打仗要好……

唯有整理好巴東、川南、雲貴改土歸流工作,再設立青海省後,全麵包圍四川,四川的士紳就會老老實實繳納他們該繳納的稅。

不交稅,他們手裏的東西9賣不出去。

抗稅的永遠不會是百姓,他們安份、老實,對衙門有畏懼,隻要能活下去,該交的稅不會少。抗稅的核心主力,永遠是中產階層及以上,他們有更大的見識,深知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

越有錢,越抗拒納稅。

昭化縣城,朱弘林抵達後翻著楊肇基發來的軍文。

王三善在一旁飲茶,不愧是兄弟,小的殺的狠,大的在這裏剛殺完人也一副心平氣和,閑雲野鶴一般的姿態。

朱弘林不太懂這些東西,但他知道前線軍隊充足,後方援軍9緒,這樣布局是安穩的。還有糧食,隻要糧食源源不斷運過去,就不會有大的疏漏。

放下軍文,他端茶飲1口:“王公,朵幹那些番子怎麼個想法?”

他想不明白,朝廷分明沒有開刀朵幹的意思,這些人忙個不停,囤糧、購鐵,遣人雇傭川陝鐵匠,現在還裝可憐求救川陝兩省,到底想幹什麼?

明明不是1個級別的,這些人還玩兒小手段要逞強。

西南彝苗、遼東建奴,漠南蒙古,套東套西、還有日本,都被大明搞趴下了,怎麼這些人還要狂妄自大,行螳臂當車之事?

現在西域天山北是瓦剌準噶爾部,天山南則是葉爾羌王國,都是蒙古人。朵幹都司也多是蒙古土司,這地方蒙古人是壓著藏人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