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南巡(2 / 2)

神機營後部,單馬拉載著小口徑佛郎機火炮,雙馬拉載著將軍炮,4馬拉載著大將軍炮,也是1排排1列列,黝黑黝黑。

人人挺直胸膛,都是昨夜開始動員忙活,才能在天明時分整齊有序,銜接完整出營。

尋常百姓感歎國朝軍威,內心安寧、歎服之際,懂兵的人感歎更深,江南人恐怕沒蹦躂的機會了。

毫無疑問,南巡是1次閱軍,給天下人的閱軍。

新皇繼位一般要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組織閱軍,給京師百姓看看。朱弘昭沒有這麼幹,隻是小規模拉練時讓京中士民開開眼,並沒有舉行過大規模的閱軍活動。

為的還是省錢,省錢做更有用的事情。

“君父安康!”

沿途士民一節節行禮跪拜,待皇帝車架過去後,站崗神策軍士則齊聲大呼:“君父詔令,士民同安,平身。”

長樂公主從階梯下去,抱來1個大桃子上來,讓朱弘昭抱著她。

將小家夥抱在懷裏,捏捏鼻子:“小機靈,9你心思多。”

摘了手套,朱弘昭給小家夥剝著桃子皮,喂著。

他說的話,小家夥根本聽不清,耳中全是士民此起彼伏的呼聲,還有前方鼓樂聲,十分的吵,吵就是熱鬧。

隊伍最後麵,跟著的是掛著包袱,推著小車帶足幹糧想跟著皇帝1路南巡的京中百姓。他們前麵,是軍中將領家眷車隊,李成棟騎在1頭駱駝上,手裏牽著另1頭駱駝,他媳婦3品誥命夫人趙素娥品級比他還要高兩品,身披軟甲4處望著。

對於前途,李成棟一點都不擔心,跟在皇帝身邊什麼都有,時機1到,哪怕他被降職為小卒子,依舊是軍中虎爺,直接當個大將軍都不突兀。

這麼大的隊伍,行程安排極為關鍵,日行5裏。

今日於通州落腳,到天津基本上是3天後的事情。

下午,通州城,朱弘昭下車,這裏人山人海已跪成一片,唯有5餘老者拄杖站立在城門口,人人白須紅麵。

“朕給諸位長者賀壽,有禮了。”

朱弘昭抱著長樂公主微微躬身,小家夥腦袋倒懸看著一幫老頭兒,眨著眼睛。

“折煞我等。”

一幫老頭多是尋常百姓,坑坑巴巴按著禮儀回禮作答,有的忍不住嚎哭起來,有的更是激動的站不穩。

“當得起,百姓不僅僅要富足安康,還要長壽,此乃人之本願。朕繼大統以來,所求不僅是百姓安康,社稷平穩。也想著君臣士民長壽,共享天倫之樂。”

“君父宏願,我等之幸也。”

當首1名士紳老者拱手,朱弘昭上前單臂攙起環視左右道:“長者莫多禮,此乃人心本願,朕不過順應人心而已。”

為這些壽星敬酒後,朱弘昭步入通州,隊伍圍繞通州城分片紮營。

京門之稱的通州繁華不亞於京師,街道上收拾的1塵不染,朱弘昭看著左右店鋪,問著陳如鬆:“城中排水工程可曾完備?”

“啟稟君父,自去歲8月以來施工,主要街道都已完工,僅有南城幾個胡同還未封土。”

陳如鬆也是今年初到的通州,水渠有清濁兩條,1條引潞河水供百姓洗衣或做別的,1條排汙,都是大渠,不怕暴雨漫城。

“對於張家灣設縣1事,州裏是如何看的?”

朱弘昭踩在磚石街道上,右手抱著小家夥,左手按著劍柄,走動間甲葉嘩啦作響,姿態英武。

“有些異議,不過都理解朝廷規劃。張家灣商戶3萬家,理應設縣而治。”

通州城完全就是大倉庫,繁華的確繁華,但遠遠比不上張家灣。將張家灣割出去,通州損失極大。

“理解就好,通州衙門處理張家灣事務,1來遠,派屬官分地而治過於繁瑣;2來衙門小而臃腫,分流後方能簡政,提高效率。”

朱弘昭說著環視各處,街上到處都是人,他很想融入進去,抱著小家夥采買零碎或品嚐小吃,實在是太難了。

或許,自己應該在西京規劃1下,設立皇城內的市肆,增加一些人氣。

沒走1處,當地的政務規劃他都要了解1下,方便詢問,給地方官員製造壓力。人都有能力,就看有沒有壓力。

夜色下,通州知州衙門。

侍從司忙碌著查賬,同時派遣各自隨從及廠衛去各大倉核實倉儲。

衙門後院,李家姐妹為他卸甲。

隨行的李成棟宰羊,趙素娥拿著布巾為他擦拭臉上血點,一幫宿衛揮刀分肉,當場剁碎由禦廚拌料,1盆盆送入偏房,由宮中幾代皇帝的妃子動手包餃子。

這是1次全家遷移活動,國事、政事與她們沒關係,這對她們而言隻是1次旅行,可望不可及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