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天災,大雪(1 / 2)

5月25,陝西延安府府治膚施,寶塔。

巡視各地的陝西總督,掛兵部尚書銜,兼領禦史台下屬都察院右都禦史,文散階從1品光祿大夫,勳從1品柱國,加官少師,少保的蔡複1巡視於此。

今年這位才49歲,如此重的加官,及聖眷之重,讓陝西積年軍政官員、士紳都想起了1個人。萬曆35年的陝西總督徐3畏,這人是5歲接掌陝西總督,掌控4鎮2萬秦軍。當時的陝西3鎮及甘肅鎮,那才叫兵強馬壯,遼鎮根本沒法比。

但是次年,徐三畏就因為河套開市政策,很不幸的英年早逝。徐3畏的死,給萬曆的打擊太大了。

遼鎮執行的是以夷製夷,李成梁培養老奴這個代理人,收拾不安分的女真各部、邊夷、犯邊蒙古或朝鮮人。老奴反叛後,遼鎮才飛速膨脹起來。

當時西北軍隊,是國朝最能打的軍團。還有西南軍隊,一直握在劉綎父子手中,十分之強,沒人敢鬧事情。後來,都添油折在了遼東,能打的宿將,成建製的精銳全沒了。

按照原有曆史路線,這位蔡複1會在兩年前病死在西南前線,軍隊沒有補給,糧餉不足;然而對方叛軍卻總能買到糧食,蔡複1拖病征戰,鬱鬱而亡。

蔡複1的病死,與糧草不足有著直接關係,與西南氣候沒關係。這位身為主帥,軍隊沒飯吃,自己也不吃,為穩住軍隊,活活將自己拖死。

大明不是沒有肯為國效力憂心的能臣,而是他們的阻力太大,銳氣剛猛的都被自己人坑死;稍稍腦子活絡1點的,裝傻充愣混日子。

延安寶塔,及府治膚施縣的名字來源,與佛教有關,畢竟塔這種東西,一向是佛門獨有的建築文化,多埋葬高僧。

這座寶塔裏,是1位女菩薩,黃金鎖骨菩薩。

“昔延州有婦人,白皙,頗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與之遊,狎昵薦枕,1無所卻。數年而歿,州人莫不悲惜,共醵喪具,為之葬焉。以其無家,瘞於道左。大曆中,忽有胡僧自西來,見墓遂趺坐,具敬禮焚香,圍繞讚歎數日。人見謂曰,此1縱女子,人盡夫也。以其無屬,故瘞於此。和尚何敬邪?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聖,慈悲喜舍,世俗之欲,無不徇焉。此即鎖骨菩薩,順緣已盡,聖者雲耳,不信,即啟以驗之。眾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鉤結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

這就是延安寶塔的來源,膚施這個縣名,布施自己的身體發膚,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則傳說細細分析,可以看作是佛門1次自我宣傳,在屍骸上動手腳,不是什麼高難度事情。之所以眾人能信服,接受這種說法,與佛教體係也有關係。

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大乘佛法講究渡人,小乘佛法渡自己。

聞香教起初就是以大乘佛法分支名目活動,以渡人為主。若是披著的是小乘佛法的皮,還招搖過市,各地的寺廟,朝廷的道錄司、僧錄司會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聞香教的創立者王森本姓石,隻是皮匠,為了發展教眾減輕壓力,冒王姓,詐稱是萬曆王皇後的族人,扯著虎皮做事情。後來拿著教眾的錢,日子鋪張成為官員眼裏的肥羊,入獄兩次,最後病死獄中。

道家9講究修自己,後世某人搞氣功,起初發展為了得到機會,意思就是關起門自己練自己的氣,安安分分做順民,沒有幹涉世俗的心思。隊伍龐大後,結果也都知道。

佛教造反,幾次下來殺的老老實實,成了愛好和平的宗教。

道教就老實?黃巾軍就是前例,也因道家主張無為,先天就是愛好和平的宗教。說是宗教總覺得不準確,應該是一種思想哲學,對信徒發展事業不感興趣,也不如佛門擅長搞這個,就一心搞自己的修行。

世界3大教,沒有道教,不是我們的恥辱,而是一種榮耀。信仰宗教,是內心孱弱的表現,我們的祖先,從來沒有被‘神’征服過,精神上有著自由。所以,麵對各路神仙菩薩,國人依舊是自由的,覺得你有用,9拜拜;若覺得你不行,就換下1個。

袁可立創立純陽黨,是道門的1次複興。為的是對抗佛門,在京城,朱弘昭很不習慣,南北兩城道觀隻有1座南城玉虛觀,北城道宮3座,其他有名號的佛寺不下2餘家,這讓他很不舒服。

這座延安寶塔,蔡複一有拆掉的心思,故來巡視。

高塔這種東西,真的是想拆就拆,因為太高了,具有軍事意義。打仗時,不想給對方留下1座觀望城中虛實的製高點,守軍通常會將城郊的寶塔給拆了。

至於寺廟和尚會不會抗議?唔,有通敵嫌疑呀……

顯然,這座立在府城南山上的寶塔,已經犯了這1條規矩。

登塔上,蔡複1與幕僚握著望遠鏡4處觀察,要拆不能張口9拆,起碼要調查1下,也好增加說服力不是?

膚施趙家,趙彥的家鄉,趙家已經完蛋了,家產足有3萬畝,遠遠超過朝廷給各家的底線,這個底線就是1萬畝。這個默契規矩在朱弘昭之前就有,趙家能在趙彥這1代擴增到3萬畝,與孔府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