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解析(1 / 3)

烈日懸中,4時不正,這日曬得人臉疼。

顧夢麟看著麵前的粥,牙門緊咬。擔心忍不住吃了,肚子空空餓死也好,總比憋不住腹中米田共出醜就好。

他視線迷糊,看著皇帝坐在那裏,處理著一件件事情,也是不吃不喝。

對於當今,從心底裏評價,稱得上英明神武,力挽狂瀾重振大明。

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士林的打壓、對士紳的殺伐上的,是晉商的屍骨、秦商、兩淮鹽商的血淚史。至於對外征伐殺的人,這不是人。

儒有教化外夷為中國人的教化追求,前提就是對方乖巧。建奴據中國之土而謀逆,滅族不為過;日本設立天皇之名,暴露後引發天下震怒,不狠狠抽兩巴掌怎麼彰顯大國天威?

士林要求不多,隻想拿回該屬於自己的榮耀。而不是現在,1個軍士9敢對士子點點評評。而且,軍中大規模鋪開的掃盲工程已有3年,這對士林的打擊是致命的。

論科舉,天下各省中考霸是江西或浙江;在籍貫中,軍戶占據天下人口9分之1,卻有5分之2的進士名額;匠戶這個階層數量最少,但論人口比例出的進士卻是最高的!

當今優待軍戶,重匠戶是擺明的政策。

民戶中有士紳與農戶、佃戶之差,此外還有商戶。戶口階級化,子襲父業是朱元璋的設想。其中要改變命運,唯一的途徑就是科舉。

(或者是,造反……又或者是生個好女兒入宮……)

前提是,參考的人父祖3代內沒有犯法。

當今殺伐之酷烈,超乎士紳和商戶的想象,被殺的人被流放的人自己的前途沒了、毀了,可影響的是子孫3代人。

尤其是商戶,都感歎待遇之差,連樂籍男女都比不上……

士林所求很簡單,很想與皇帝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談,想恢複自己的特權,那種隱形的特權。最好皇帝大赦罪臣、罪犯子弟,允許這些人參考。否則當下近5分之1的士人將因為國法原因,無法參考。

對於特赦,有人因為親族好友被牽連,自然是眼巴巴渴望著;對於一些士人來說,不特赦才是好事情,競爭小。

這也是朱弘昭不願再殺的原因,殺的越多,牽連的範圍越大,國法擺在那裏,隻會將越來越多的士人排除在科考範圍外。科考是1個大殺器,能讓士紳們圍過來。1旦朝廷失去對士紳的吸引,導致越來越多的士人無法參考,那這些沒有出路的士人、家族會做什麼?

如果前腳高舉著《大明律》殺該殺之人,後腳又修改《大明律》給這些罪犯子弟1個機會,和抽自己臉有什麼區別?

士紳整體的墮落,隻能用竹板敲打,1步步改造。除非1口氣殺光,誰能殺光?

整體教育資源還未徹底普及,殺光士紳誰來做新的士紳?

士林想要的更多,要1步步來,現在想要的就是得到皇帝的尊重,別再當成肥羊,別再當成韭菜一樣割了1茬再割1茬。

向皇帝求饒是不頂事的,除非割肉。唯有擰成1股繩,威懾皇帝才有可能保住現在的盤口。

皇帝已經把治統交給了相府,並允許光明正大組建黨派。原來還有葉向高這1係的東林黨,袁崇煥事件爆發,葉向高改組的東林黨改名為建設黨。同是東林元老的袁可立在漕運總督的位置上改組、創立純陽黨,主張無為而治。

尤其是袁可立的純陽黨,看著是道家無為,隻有參與進去製定將來核心政策的人,以及現在的大臣們知道,這是披著道家的皮,搞出來以法家為核心的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