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角鬥上(2 / 2)

而南光坊天海則罵朝廷不顧大局,各處都在竭盡所能動員打仗,而明軍沒有進攻京都的準備,你們9搖著尾巴,實在是打擊士氣,也實在是丟人,大大的折損了國體。

消息傳到日本,各處1見連神裔天皇都搖尾巴,誰還會跟著德川氏與橫掃西國的虎狼天軍作戰?

簡直是背棄祖宗、子民,人人得而誅之!

今日1營飛熊軍入皇城擔任儀衛,人人重甲持戟司戈,1路從大明門列隊到西苑承光殿,兩撥使者心中被軍威儀仗、紅牆金瓦震懾的口張目呆。

1路步行,走的腿都軟了,才來到承光殿……好大的皇城……

承光殿外,8千淨軍列隊環繞太液池長跑,承光殿4周各係統輪番入宮的宿衛兩千人結成1個個方陣,星羅棋布拱衛承光殿。

帶他們入宮的太仆寺1名不入流沒品級的書吏也是頭1回入宮,指著長跑的淨軍隊列道:“那是天家淨軍,西苑兩營5千,南海子1營3千。遴選精壯寺人,嚴格操訓,又有名將督練,戰力不在京營3大軍團之下。”

“納尼?”

近衛信尋幹咽一口唾沫,日本皇室也使用宦官,可使喚更多的是公卿家族送到宮裏蹭飯吃、鍍金的女子。因為養不起太多的宦官……

南光坊天海則比較彼此直屬親軍,德川氏江戶城的軍隊以旗本武士及各藩輪番朝見的家族為主,數量也沒破過3萬。直接握在手裏宿衛的旗本……唔,連淨軍1半都沒。

這還不算大明的京營,若在算上京畿內4鎮的軍隊……

這書吏指著北方道:“昌平守陵的淨軍有5千左右,中都留守的孝陵淨軍也有3千。聽說此次從你們來的5萬戰俘,將會充入昌平諸陵,為先皇修陵。”

這書吏笑吟吟,眼神泛著一種憐憫。

代宗皇帝的陵修了沒用上,被光宗皇帝用了。先帝又早逝,修陵工作非常的緊,又要修的極為龐大以彰顯國力。遼東的俘虜已多半填在山裏了,朝鮮的俘虜也快耗光。這日本的俘虜,正好頂上缺。

估計,去昌平的沒機會再出來。以當今的心性,搞不好會斷絕後患,直接將活下來的俘虜給先帝殉了。

俘虜是好東西,各處工地上隻要管好飯,可以不計損耗做危險的工作,例如開山、開礦。

“敝國之人,能為上國出力,亦是我等榮幸。”

南光坊天海笑吟吟雙手合十,鞠躬。

“你這和尚滿口妄語,哪來的日本國?”

這書吏臉色不快,也不再言語,在前跟著1位宦官,上前攀交,談起了京中趣聞。

承光殿,隔著玻璃,朱弘昭看一眼緩緩上場的雙方,端著1杯果酒示意,仰頭飲下。

兩位徐家的國公舉杯,暢飲著,談著各處趣聞。

圓形台階上,各處坐著宮裏24衙門頭頭或有資格入宮走動的老臣或勳戚,侍從司內外侍從排座在北麵朝南的台閣兩側,周邊又是瓊華宮宿衛、女官。

袁樞見該來的都來了,鴻臚寺的1名少卿也與乞降使者坐到了一起,便舉起右臂,輕輕揮下。鼓聲響起,節奏舒緩如心跳,緩緩加快。

他雙手接住1名女官端來的酒,點頭微笑以示感謝。

他身旁坐著初次入宮觀看角鬥的少年國手過伯齡,扭頭舉杯道:“先生善布局,棋盤小了些。且看看這殺伐,說不得以後國朝會有1位兵法大家。”

過伯齡小臉有些白,努力鎮定:“有伯應兄珠玉在前,小弟哪敢爭鋒?”

“嗬嗬,你這人就是謙虛了,君父可不喜歡過於謙虛的,你能成9該當仁不讓。”

“多謝伯應兄指點,敬伯應兄。”

過伯齡端著果酒,袁樞點頭笑笑,仰頭飲酒。

最先登場的是商敬石十2騎,打馬跑圈對著各處拱手,搖手,人人披紅掛綠,頭插雀翎。

另1頭5名身穿華麗大鎧的日本南9州武士出場,迅速展開,推選出來的首領種子島堪助戴著惡鬼麵具,吼著:“諸君,3輪速射後當舍身突擊,揚我西國武士武名!”

“若天朝皇帝垂青,我等將脫離賤役,成為上國大明子民!”

鼓聲越發急促激蕩,雙方都等著炮響。

聽不明白5步外的倭寇喊什麼,商敬石提弓指著:“老法子,34分隊,全都給射死,要射的精彩!”

扭頭看向北麵高台,商敬石咧嘴大呼,絡腮胡子滿臉,振臂:“揚我國威!”

“威!”

十2騎提弓振臂齊呼一聲,紛紛打馬跑動起來熱身。

對麵,列隊的5名武士拄著等身高竹弓,將一枚枚大明製造的虎頭破甲箭插在身前。觀察著對麵十2騎裝備、運動軌跡。

種子島堪助吼道:“諸君請看,敵騎善弓,並無騎槍。為減少傷亡,務必1湧而上堵截,圍殺之!”

近衛信尋握緊拳頭,南光坊天海則麵容平淡。雖然場地狹窄,可大明會自取其辱弄這樣一場戲給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