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大早,應詔入京的蕺山先生,蕺山學派開創者,江南大儒,前內閣行人,紹興山陰人劉宗周餘驚未散,若不是他在士林的高隆地位,他也會死的不清不楚。
他終於體會到了洪武年間士林的悲劇,現在正重演這種悲劇。
成祖文皇帝為了在諡號中有1個文字,並沒有如太祖高皇帝那樣從始至終壓迫士紳,而是改變方針給文人賣好,以求死後能有1個文的諡號。
“號外!號外!君父今日午時登正陽門,宣告征日國書!”
發報少年邁著腳丫子,揮舞著報紙,在驛館內派發著報紙。
瘸腿的驛丞挎著刀,是宣大老軍,勉強趕上了朱弘昭掃盲軍令,隻是運氣不好平遼戰役中瘸了1條腿,失去了上進的機會。
雙手捧著報紙,驛丞咧嘴笑著吩咐下屬:“君父雄壯,總算他娘的開戰了!快抄,張貼示欄處。”
再不打仗,軍裏的老兄弟腿腳也9廢了,天下人還以為君父可欺!
“君父……”
劉宗周已不止1次聽到這個對皇帝的新稱呼,這是亂製,祖宗製度體統亂了,就是亂國!
可他緊閉著嘴,不敢說,嚷嚷這些話的人都不見了,1個都不見了。
“神策軍入京了!”
驛館外1名門卒疾跑著進入驛館,驛丞哈哈笑著,1瘸1拐出驛館,看著神策軍馬隊、甲士穿著大紅色戰襖袍甲緩緩開來,仿佛1道紅色火流撲來。
“將軍!”
驛丞右臂在胸前行著軍禮,對著剃著光頭點了戒疤,端坐在戰車上的神策軍右將軍劉高旭大吼:“標下環衛乙營隊官韓靖邊!”
他是先王舊部,是先王的外圍親衛,還不是宿衛出身,卻是山東王府潛邸宿衛出身。
鎏金山文對襟連身甲,大紅收邊,劉高旭膝蓋上放著水牛立頂高尖6瓣金紋戰盔,大嘴咧著對韓靖邊抬起右手,輕輕招搖著。
“武人當政,埋禍於千秋!文道不昌,文道不昌呐!”
劉宗周返回2樓客房,這裏站得高,可以看到周圍街道上一片鮮紅,火紅的刺目。也隻有當今,敢讓野戰邊軍入京城進行檢閱。
張溥、張采也在驛館,兩個人神色沉重,沉思衡量著。
正陽門大街前,1隊隊紅袍神策、白袍飛熊軍士抵達,候立。
京中3千餘官員在3司帶領下,在前排班。
奉先殿,朱弘昭穿上武宗皇帝昔年使用的魚鱗龍紋鋼甲,頭戴雙龍爭珠立頂戰盔,腰挎綴飾77顆不同色澤寶石的雁翎刀。
天子有6服,其中就有親征、閱軍所用的戎服,也有專製鎧甲。
“不孝子孫弘昭,為開萬世不易之國祚、社稷,今宣誓征伐日本,擴疆萬裏以安我中國之民、養我中國之民。太祖有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難難難。”
“世道平穩,士民安堵貴在守成。如今中西貿易日盛,海事漸高,已是我大明所承之華夏,與西夷列國大爭之時。”
“下為子孫爭得先機,上為華夏中國之延續繁盛,中為我皇明社稷永存。孫朱弘昭今起戰兵7萬,勞民4萬征日,望祖宗庇佑,望華夏英靈庇佑。”
一根大香點燃,抖去香灰,香頭赤紅,朱弘昭上前插在銅鼎,1抖披風轉身,步伐颯踏出殿。
奉先殿前,3千宗室少年新軍持戟司戈,他們有輩分大朱弘昭兩輩的,也有小1輩的。可都是少年,仰望著日光下折射光彩的當家人,是他給了天下宗室1個自由,1個機會。
也是這位皇帝,開啟了宗室以字行世的先河,使得宗室們不再受限太祖高皇帝的宗室命名法,不會人活著沒名字,死了也沒名字,也不用頂著生僻的名字,都有了代替名的字來行走於世,可以擁有常人所能擁有的正常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