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人守遼土,這隻是孫承宗的提議,以後的袁崇煥手裏發揚。崇禎宰了袁崇煥,繼續維持這個政策,祖家、吳3桂,完全就是崇禎自己賣血給養起來的腫瘤。
正因為遼將多是各處調來的,朱弘昭沒有大開殺戒。
現在,因為密集的調兵,給了很多人活動機會。
9點半,朱弘昭登車前往皇極門,隨著丞相府、大將軍府建造完工,6科官被裁撤,皇城裏已沒了多少值班司事的部門。
以前的禁城是皇帝的家,皇城則是1個綜合的辦公場所。現在,整個皇城因為軍鎮體係外移,也算是真正屬於皇家了。
一直在宮裏靜養,看書養老的趙期遣人送來1批兩年前積存的檔案。
朱弘昭當即開始翻閱,有東林幹將急先鋒之稱的禦史黃尊素的1封奏折首當其衝,這是天啟3年初時上奏的,彈劾魏忠賢,並提醒皇帝不要造出兄弟蕭牆,便宜了外人的事情。
這個兄弟蕭牆指的不是朱弘昭,而是內部內鬥,當時魏忠賢已經整合諸黨潰軍,東林內部派係分裂,李3才這個元老領袖1死,剩下1個元老高攀龍資曆夠可實力最差,是趙南星與左光鬥之間爆發內鬥爭領袖的位置。
魏忠賢磨刀霍霍,關外建奴虎視眈眈,東林就內亂了。事情一直維持著表麵的和諧,直到阮大铖1事才徹底撕破臉麵。
阮大铖是個擅長寫戲劇多才多藝的進士,與魏大中一樣都是高攀龍的弟子,又是左光鬥的兩淮歙縣老鄉。當時6科中吏科都給事中缺人,6科官的主官非常的重要,吏科都給事中對官員任命有著極大的發言權,也是積攢人脈的黃金位置。
高攀龍屬意魏大中,與趙南星合作要推魏大中上去。因為魏大中這個人最靠譜,真窮苦貧寒人出身,當官後也生活樸素,不怕人找茬子,能將吏科抓穩。
而左光鬥想推阮大铖,事情還沒定下來,內部進行1係列官職升遷交易還沒完成,就給老家休養的阮大铖寫信,於是阮大铖興衝衝跑到京師要當吏科的頭頭兒。
結果是悲劇的,自己的師尊竟然看不上自己。作為富豪之家的進士,阮大铖是看不起窮苦出身一副窮酸相的師弟魏大中,沒想到這個窮小子竟然壓到了自己頭上。
這還能忍?1氣之下投了魏忠賢,使得東林分裂的本質暴露在天啟麵前。
這種情況下,禦史黃尊素冒死上奏,可以說是提醒,也能說是警告皇帝不要逼得太過分。兄弟蕭牆內亂,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有矛盾無法協調,打了起來。另一個意思就是,我們不會束手待斃,君為臣綱,兄為弟綱,我們雖然是從屬,可我們真不會乖乖等死。
一句話,我們會反抗,也有實力,別逼我們反抗。
當時天啟準備正式任命魏忠賢提督東廠,兼管錦衣衛。當時錦衣衛詔獄裏,閑的都長了蒿草,可以想象,專門用來監察官員的錦衣衛,荒廢到了什麼地步。於是這件事隻能後延,然後天啟9遇刺了。
東林拿什麼反抗?近在咫尺的遼軍就是他們的底氣。
1份份趙期整理後的文檔擺在麵前,朱弘昭理解了當時天啟的苦衷,要用孫承宗牽製他,而孫承宗麾下的遼軍,卻有自己的立場,不怎麼聽使喚。
而他,對遼軍的清洗不到位,才有了現在的麻煩。
還有就是,這次密集的調軍,被很多心裏有鬼的中低層將領理解錯誤,以為他要再次發動清洗。這是軍裏的狀況,而更多的人尤其是文職官僚,已經習慣了欺瞞、欺負皇帝深居皇宮不通底層民政,他太強勢,一直忍著沒動手,9那麼盯著,卻也讓官僚們格外的難受。
也是一句話,官僚們提倡的是天下事天下人治,他們不想頭頂上有1個可以對他們生殺予奪的裁判。皇帝可以有,當個蓋印的傀儡就成了,別管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