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義弘於5年前病逝,此時日軍將領也是青黃不接,並無什麼名將。”
李墨軒頓了頓繼續說:“侵朝日軍將領中,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加藤清正或老死、或戰死。此時9州方麵有經驗者是長州藩毛利氏家主毛利輝元,也是垂垂老矣之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仙台藩藩主伊達政宗,此人號稱早生2年,可奪取天下。在朝鮮戰場,此人亦有不俗表現。大將軍,還有什麼疑問?”
秦良玉搖搖頭,看看左右同僚,郭諒開口:“請問,9州方麵,日軍常備兵力的數據到底準確多少?”
9州方麵的數據上下波動太大,說是最低5萬,最高2萬。這麼大的波動,這麼製定計劃?
“郭將軍,這不好確定。日本施行的分封製度。各藩武士滋生,已成了日本此時不穩的根源之1。這些武士專司武道,我軍打得快,可能守軍隻有幾萬,若打得慢給與9州方麵集結、動員世界,可能會有2萬。他們沒有足夠的土地贍養這些不事生產的武士,很多武士浪跡天涯或從事海貿。顏將軍那裏,手裏不就有兩營日本浪人?”
顏思齊搖頭笑笑:“李千戶這話不對,他們是歸化人,不是日人。此次進攻9州,這兩營軍士可做先鋒。”
李墨軒笑笑沒言語,這些雇傭軍是個什麼德行,大家都清楚。不過日軍的心思真是捉摸不透,給足軍餉真的很安份。
特別是朝鮮宗室雇傭的日本軍隊,這些人投降毛文龍後,賜個明人軍籍堪合,轉身殺那些依舊跟著李氏宗室的日軍,殺的也是格外狠。
“具體的情況是這麼1回事,怎麼布置就是諸位大將軍的了。”
李墨軒見再無問題,起身告退,落座在一旁廠衛體係,靜坐旁聽。
朱弘昭看著沙盤,緩緩道:“將軍府的首期目標是占據9州,這地方清理幹淨,再以4國島為跳板,逐步推過去。朕不要速勝,朕要的是1個幹淨的日本國土。”
“另,日本列島4周的島嶼,有占據的價值都給占了,封鎖日本,慢慢打。日本人口有兩千萬,兩千萬呐。”
大將軍府諸人互看1眼,都明白了,秦良玉拱手,表示理解了另1層意思。
隻有禦史台的人還在埋頭提筆記錄,史繼偕拿起茶碗裏的桂圓砸過去,使了個眼色,禦史台的這名官員楞了楞,醒悟,將剛寫好的1頁紙撕碎。
朱弘昭看到史繼偕的小動作,對老頭兒笑了笑,繼續說:“為打擊日軍調集,進攻9州時,不妨奇襲關東江戶城,若能擒殺德川幕府中樞首腦,整個日本好打了。具體怎麼個布置,還是大將軍府來議定。”
“朕可以給你們保證,日本戰事將是全國軍隊輪番鍛煉的磨刀石。打5年,朕覺得快了;打十年,朕不介意;打2年,打1輩人的仗,朕不覺得拖遝。”
“前人的血不能白流,後世子弟不肖守不住這土,我們前人有能力,就要為子孫解決大患。日本之戰,朕的意思94條,以戰養戰,以戰籌糧,以戰練軍,以戰報援朝將士之仇。遼東之戰,朕封了3個伯,日本之戰,朕拿出4個伯1個侯。戰後,朕若滿意,軍功昭著者,賜國姓,尊宗室內藩之例,割日本百裏之土,許爾5鼎世襲。”
大將軍府裏的人,瞬間血液燃燒了。
再大的賞賜,比得上世襲的內藩1國之主?
就連秦良玉都難以壓製內心的躁動,她也想給兒子留個豐厚的產業。
馬祥麟是猛將,可做母親的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衝陣拚殺,能平安就好。
朱弘昭看向相府成員,丞相們紛紛躬身,等待著豐厚的許諾。
端起茶碗緩緩抿一口,朱弘昭吊著相府的心肝。
文官反對分封製,無非分封製是專門為宗室、軍功服務的,可1旦他們也有資格參與進來,有資格獲封土地、藩號,他們一樣會心動。
“相府居中運籌,功勞朕也是看的著的。待日本之戰開啟後,每任相國享伯爵之禮。功勞卓著的,封伯。若大功於國,襲爵3世。”
“另,朕欲重設子爵、男爵,軍功爵、文功爵世襲則遞減3世。相府及禮部的人議議,若是公允便昭告天下,以勵軍民之心。”
誰會反對?沒人會反對!
伯爵世襲不太可能,將革除的子爵、男爵搬出來充作緩衝餘地,是必須的。
侯爵開內藩百裏之國,若伯爵、子爵、男爵也能開國,哪怕有1個村子可以世襲,這也是極大的榮耀!
開國最大的榮耀就是可以以諸侯之禮祭祀祖先,這是極大的榮耀。
任何1個人開藩,他將是他那1姓中不可磨滅的人物。
大明此時隻有公爵和伯爵,之前的侯爵和大部分伯爵都被清洗1空,朱弘昭要補足勳戚空缺的力量。
皇帝世襲,勳戚世襲,都是1個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