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褫奪(2 / 2)

或許,是盡可能保證軍需,對百姓采取放任自流的無奈法子,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保存元氣用在軍事上,維持著。

極有可能是這樣,於是活不下去的百姓都反了,到處搶糧食吃,不斷的平叛戰爭破壞1地又1地的生產體係,造9出越來越多的災民、亂民。

或者,朝廷根本沒錢,連養軍隊的錢都沒了。

否則崇禎也不至於把宮裏方便出手的東西都給變賣了,可錢去哪了?

真是荒唐呐……

希望,這5年計劃能落實下去,國家機器能恢複健康運轉,這樣拆東牆補西牆也是沒法子的事情,希望自己還有東牆可以拆。

侍從司的侍從們散落坐在4周,有的靠著椅子小憩淺睡,有的查閱今日積攢下的公文奏章。

侍從司的權力真的很大,以前皇帝的聖旨還要經過6科官和內閣審核,以前宮外的兵權都是歸兵部的。

現在侍從司內侍們攜帶天子6璽,文武侍從們隨身攜帶統兵虎符,整個大明的軍權變動,都會經過他們的手。

說真的,隻要皇帝不管事,侍從司完全可以代替皇帝掌控軍權。不過,內侍們,與遴選進來的文武侍從們,可不是1條路子上的。

侍從司司正袁樞、內侍總管劉時敏1老1少最後交叉遴選後,將1疊公文遞交朱弘昭。

起身,打起精神,朱弘昭飲1口果汁開始翻閱,第一副奏折公文是相府的,葉向高太狠了,通過表決,以瀆職好大喜功為由,廢除宣大總督王化貞職位是一件大事,大義滅親。第2件事情是相府擬定在受災嚴重的京畿範圍內施行購糧限製,隻能官購。由朝廷買糧才不會被糧商起哄抬價,能最大化的節省災民元氣,為災後重建、恢複經濟節省時間。

這是兩件大事,王化貞明顯是為皇帝背了黑鍋,朱弘昭隻是預感到會有大旱,可沒想到會有這麼大又突然的大澇。

這是相府例行通報,給皇帝打個招呼,不是在請求許可,等批示。

政事歸相府,做得好是皇帝領導有功,做的不好就是相府的事情了。

就如果軍事歸皇帝,打了敗仗就是皇帝的責任……唔,不對,是大將軍府沒做好安排。

他隻是每夜睡之前將今日的情況做個了解而已,相府的決議他不會去管,不幹涉禦史台法司、大將軍軍事運轉就好。

“相府其他事呢?就晉升太康伯為太康侯的事情。”

朱弘昭問一句,劉時敏翻出1份奏折遞過來,似笑非笑:“萬歲爺體恤舊人,相府自然不會阻止。不過,老奴建議萬歲不妨再多封兩個伯,也好讓勳戚們安心。”

現在除去軍功封伯的太平伯毛文龍,山陰伯王克奴,東渠伯馬少先外,9隻有皇帝的小舅子李秀策這個隴西伯。

以外戚封伯的人有資格的不少,如皇帝生母的娘家,如今繼母侯氏的娘家,某種意義來講為天啟生下遺腹子朱慈炅的任貴妃娘家,也就是她義父魏忠賢1家子也該封個伯。

劉時敏可知道皇帝和皇嫂之間的小秘密,又算是皇帝僅存不多的長輩,在宮裏的能量能壓趙儀1頭,除了隱居在宮裏養老的趙期,再沒人能壓住劉時敏、曹少欽師徒。

“封伯是大事,該一件件來。”

朱弘昭鄭重其事說著,接過奏折看著,在現在的相府看來,升太康伯為太康侯隻是小事,用的都是素錦封麵的折子。

可對朱弘昭而言是大事,這個爵位會1路想法子給張家升上去,以後還是會落在自己兒子手裏。太康伯、太康侯,康郡王,康王,都是1條線,給張嫣答應下的事情。

好在,太康侯張國紀已經老了,也沒了兒子,讓這個孩子以遺腹子的身份繼承張家,也是不錯的。希望張國紀那裏不要犯糊塗,也希望張家的人不要為了個爵位而玩兒手段。否則他不介意弄死張國紀1家子,反正張嫣都不是張國紀親生女兒。

至於張嫣的生父孫繼龍,此時還在東廠隱秘的黑牢裏,過著軟禁生活。

總之,這個孩子要在慈寧宮由張嫣撫養,機會合適9賜個朱姓。

之後是大將軍府的公文總結,李成棟的下場與王化貞一樣,褫奪職務,充入上26衛裏的龍驤衛,當大頭兵去了。

王化貞是褫奪職務,充為內廷講讀,就是給宦官們講課,當老師。所以王化貞也不算多慘,沒了正式職務,幹的差事與詹事府、翰林院沒區別。

就連神策軍左軍將馬祥麟,也被他母親秦良玉給褫奪軍職,發配虎驤衛當大頭兵。龍驤衛、虎驤衛比較特殊,在上26衛親軍裏是不多的幾個留在皇城的編製。掛在禦馬監,與勇士營一起,充當皇城保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