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有啥法子?
“為今之計,隻有奮力追趕,趕上遼陽城破分攤1絲,到時督師與弟兄們臉上也好看些。若追不上,9先取鞍山,南下取海州衛城,支援西南軍熊帥。”
馬世龍翻身上馬,握著馬鞭對跟過來的尤世威等人道:“起碼熊帥是個明白人,不會把事情做絕。宣大軍就是1群狼崽子,壓根兒就不給人活路!”
揮鞭狠抽,馬世龍領著親騎向前疾馳,追趕先鋒曹文詔部。
9月十1這天傍晚,袁樞與虎賁衛軍官團夜襲戰績飛騎奏報京師。
“好,好啊!我大明青年俊彥不可盡數,袁樞初次領兵就能有如此膽氣、斬獲,全賴殿下有識人之明。”
乾清殿內,葉向高放下身段恭維這朱弘昭,朱弘昭握著公文來回踱步,激動的難以言表,1聽這話手臂1揚,將正要恭維的其他內閣製止住:“錯了,不是孤英明,是袁公教子有方。諸公若有傑出子弟,或是1技之長皆可舉薦,羽林衛、金吾衛重設,缺額甚大,諸公可要替孤抓些壯丁填補填補。”
這擺明了就是戰爭紅利的開胃菜,在場諸官這下心底裏也暢快多了。朝廷有萌官,可萌官一般都是給清閑散職,幹不出政績自然也9升不上去。朱弘昭擺明了立袁樞為榜樣,以此給這些大員的子弟1條為官捷徑。
朝中大員的子弟反倒在科考時非常的不利,考的太好了,會被朝臣攻訐舞弊;考的差了,又過於丟人。
“這還不夠,明日朝會孤要下達招賢令,命天下各縣舉薦人才,1縣兩3人,隻要有才由朝廷支付路費,孤要選拔一些出來!”
朱弘昭興致很高,揮舞著手臂說著忍不住笑了起來,內閣們相互看1眼,有心製止可沒人敢打頭陣,官場是進士的舞台,若朱弘昭引一些3教9流的人物充斥於朝堂,這算是個什麼事?
“德才難以兼備,這是求賢求才令,還要下求賢求德令。命各縣依賦稅規格推選孝廉1至3人,孤1律充為隨侍中郎,從兩撥人中選拔德才兼備之人委以重任。”
求賢兩令明顯是朱弘昭醞釀很久的東西,誰敢忤逆?
可實在是不成,這會使得科舉官製動搖,這是動搖國本的東西。
史繼偕抱拳道:“殿下雄才大略,胸襟之寬廣令老臣汗顏。不過這求賢令1出,待職進士如何做想?”
此時的大明並不缺少做官的人,很多人還在排隊等著呢。
坐回椅子上,朱弘昭端茶抿一口道:“做不得官,難道這些人還做不得吏?為何漢唐強盛,種種原因不必細說,我大明也不差多少,隻是有1點與漢唐相比較差了一些。”
“兩漢之際,多少能臣由吏而來?也許是因為當時是征辟舉才,而不是如今科舉舉才。沒有完美的製度,多少英才折損在8股文麵前,空有1腔熱血卻報國無門。”
“地方胥吏因做不得官,自然也顧不得名譽,所以他們往往能做下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惡事來。而且各地胥吏父子相襲,操持政務甚至有架空朝廷命官者。故而,孤欲整頓吏治,從上而下治標不治本,從下而上才能根除一些頑疾。”
“朝廷的政策是好的,傳到下麵縣令手裏也是好的,可在司吏手中就變了花樣。所以,吏部吏治,首不在官,而是吏。當年孤年幼時,先王屢次向宗人府為孤請名,卻過不得胥吏這1關,所以整頓吏治,刻不容緩!”
朱弘昭說的很明白,他不會用這批舉薦上來的人替換此時的官場,他隻是用來整頓各地吏治,打破各地胥吏父子家族抱團接替的壟斷局麵。
這簡直是要抽士紳的脊梁骨,各地的吏被清洗,那麼新的由朱弘昭派下去的吏,肯定會按著國法收稅,這讓與胥吏勾結避稅的士紳怎麼活?
士紳有層次,最低1級才會與吏打交道,可他們是組成士紳的基礎力量。這批基礎力量被瓦解,那所謂的士紳不納稅的壟斷利益,也9成了空架子。
5名內閣相互看看,俱是苦笑。
這位殿下實在是毒辣,借著袁樞的事情給他們分了紅利,先給了好處,並用這個好處斷絕了他們對後代前途的擔憂,然後開始提要求,要整頓吏治。
有了之前的好處,他們的家族也不用和吏這1階層打交道,那整頓吏治就整頓吧,反正他們也阻撓不住。
再說士林呼聲中就有對8股取士的不滿和非議,多少人折翼在8股文麵前。他們怎麼會認為是自己不行,自然而然的要認為是8股文的製度不行。
所以朱弘昭的招賢兩令有廣泛的輿論基礎,是阻擋不了的,誰阻擋,民間的輿論會指著脊梁骨罵。
東林為什麼火?
原因就是他們罵朝廷,罵到了所有屢試不中的士林子弟心坎裏了,有了這幫士林子弟充當羽翼,東林自然9掌握了輿論權。
葉向高站起來抱拳拱手:“殿下順應人心,清理整頓吏治,天下士民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