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壓抑(2 / 2)

沒有幾個文官願意看到1個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那樣的強勢鐵血皇帝出現,到那時他們的壟斷利益必然會被開刀。而朱弘昭已經開刀,根本性的原則衝突很難調和。

好在朝中不少大臣還是接受這種情況的,願意得罪士紳親族,與朱弘昭開創1個盛世,而盛世之前,必須要將身上的腐肉割除。

而衛所世襲軍官將門更簡單,因為朱弘昭要整頓衛所。這兩年從兵部檔案削籍的大同宣府、山東登萊、太原、延綏諸鎮的將門就是前車之鑒。

誰也不知道下1家會不會是自己,他們被文官調教成了狗,文官被朱弘昭收拾成了狗,他們失去了主人卻對新的主人各種懷疑。

9萬多家的世襲軍官!

每1家都從衛所軍製的開創者演變成了衛所軍製裏的吸血鬼,因為他們的墮落,強大的衛所軍製轟然倒塌。失去了軍戶與願意上戰場的軍戶子弟後,衛所軍的戰力消解的1幹2淨。

沒了傍身的家夥,這些軍官自然更不值錢。可看著各地重整後的衛所軍爆發出來的駭人戰鬥力,他們又覺得自己腦袋上的衛所官印還是很有含金量的,更加舍不得。

他們明智的想參與進來,擔心入局太晚被清洗出位置;看不透的心裏隻有自家那1畝3分地,朝廷要收回他們侵占的軍田,那他們就是釘子戶中的釘子戶。

聰明人始終是少的,所以這些釘子戶,還是手裏握著兵權的釘子戶9成了朱弘昭的潛在對手。

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是通貨膨脹!

前線儲備軍糧的警戒線最低是3個月,朝廷沒糧食隻能從糧商手裏收購,價格雖然高1點,但並不重要,因為從經商那裏抄來的金銀實在是太多了。

市麵上流通的以銅錢為主,落後偏遠地區還是以物易物。銀兩隻在貿易發達的城鎮才會普遍使用,更多的作用是在朝廷與大商人集團內部流通。

民間流通的金銀並不多,這次為了抵製糧商的高糧價,山東、河南糧食都是從民間林散收購的,這9導致大量白銀在這兩地流通,銀價貶值,物價上漲。

幅度不大,可這就是危險的信號!

等征遼大軍撤回來後,其中拿了高軍餉和戰後獎賞的戰兵會被遣散,這些人身懷大筆銀子,窮慣了回鄉肯定是置辦宅田什麼的,市麵流通的白銀會進1步增加!

按照此時國人的傳統,沒幾年這些流通的銀子會重新回到地窖裏儲存,可朱弘昭手裏還握著晉商全部的金銀,這筆金銀難道藏著不用?

抗旱工程,各地官道休整、大麵積建設工坊都是要花大銀子的!

這些銀子流通出去,隻會進1步加劇通貨膨脹。

經濟惡化的直接反應就是活不下去的貧民造反乞活,他需要時間去改善百姓的生活,他實在不願意自己的精心打造的軍隊去鎮壓自己的子民。

朝廷內的壓力,天啟即將死亡而內心產生的壓力,即將掌握天下的心理壓力,對惡化的經濟的擔心,種種壓力下來,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像董卓一樣,突然就有1個小官或宦官跳出來給他1刀。

朱弘昭懷疑再這麼下去,他就要發瘋。

偏殿內難入睡,他要好好宣泄1下,他想到了成妃,成妃能將他榨的幹幹淨淨,可這個時候不可能,他內心也有了1道坎。

李家姐妹和瓊華宮的宮女也不成,不能意外懷子,否則臉上不好看。

思前想後,朱弘昭喊來高傑的族弟高1功,讓他將宮外那個高傑搜尋來,誇得仿佛天下無雙的女子帶到宮裏來。

這個誇詞朱弘昭是不相信的,因為這個女子買的時候,還是因為要與1名年老晉商競價,以2兩的巨款買來的。

2兩?在秦淮河上也就是頭牌的買路錢,拋個2兩,才有登船觀睹頭牌風姿的機會,至於想說話,還要經過這些精通詩詞的名妓重重考驗……

並不是有錢,就能玩到這些當紅頭牌,引領著江南時尚的紅牌是清流名士的菜。豪商想玩,隻能等名士玩膩了轉手賣掉。

清流名士?就是在野的朝廷大員預備役而已,隻是比朝臣名聲更好而已。

南北的貧富差距,從娛樂業就能看出來,這也是1個極大的問題。